中醫(yī)古籍
  • 《急救良方》 五絕死第一

    作者: 未知

    治五絕死(自縊死、溺水死、打撲跌 、木石壓死、產(chǎn)后血迷暈死、中惡鬼擊死、夜魘死)。凡心頭溫者,皆可救治。用半夏湯泡七次,為末,丸如豆大,吹入鼻中,噴嚏即活?;蛴迷砬v為末,吹入鼻中亦妙。

    又方 急于人中穴及兩腳尖拇指甲離甲一韭葉許,各灸三五壯,即活。臍中灸百壯,亦效。

    救自縊凡自縊高懸者,徐徐抱住,解繩,不得截?cái)?,上下安被臥之。以一人用腳踏其兩肩,手挽其發(fā),常令弦急,勿使緩縱;一人以手按據(jù)胸上,數(shù)磨動(dòng)之;一人摩捋臂脛屈伸之,若已強(qiáng)直,但漸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頃,雖得氣從口出,呼吸眼開,仍引按不住。須臾,以少桂湯及粥清灌,令喉潤,漸漸能咽乃止。更令兩人以蘆管吹其兩耳,無不活者。自旦至暮,雖冷亦可救;自暮至旦,陰氣盛為難救爾。

    又法 以一人兩手掩其口鼻,勿令透氣,一人用手摩其頸痕,兩時(shí)氣急,則活。

    救溺水死一宿者尚活 用皂莢為末、綿裹塞糞門,須臾,出水即活。

    又方 救起放大凳臥著,腳后凳,坫起磚二塊。卻用鹽擦臍中,待水自流出。切不可倒提出水。但心下溫者皆可救。

    又方 急解衣帶,艾灸臍中,仍令兩人以蘆管吹其耳中,即活。

    又方 溺水救起者,即將牛一頭,以溺水人肚橫覆在牛背上,兩邊用人扶策,徐徐牽牛而行,以出腹中之水。如醒,以蘇合香丸之類或老姜擦牙。若無牛,以活人于長板凳上仰臥,即令溺水人如前法將肚相抵活人身上,水出即活。

    救木石壓死,并跌 傷從高墜下跌死,氣絕不能言者急拍開口,以熱小便灌之。

    又方 撲打墜損,惡血攻心,悶亂疼痛 用干荷葉五片,燒令煙盡,空腹以童便溫一鐘,調(diào)下三錢,日三服。

    又方 被打惡血攻心,用小便一碗溫服。

    救中惡鬼擊客忤一切卒死 用葛蒲根,生搗絞汁,灌鼻中或口中即活。

    又方 治卒死心頭熱者 用百草花曬干,水漬封埋百日。砂鍋內(nèi)連水煎稠,丸如皂莢子大。放一丸入患人口內(nèi),須臾即活。

    又方 用井底泥涂目畢,令人垂頭于井,呼其姓名便起。

    又方 韭?lián)v汁,灌鼻中。

    又方 以雄雞冠割取血,蘆管吹入鼻中,并涂其面,干后復(fù)涂,仍以灰圍四旁,立起。

    又方 治鬼擊病卒著人,如刀刺胸腹內(nèi),痛不可按 熟艾水煮服。若卒心痛,為客氣所中者,當(dāng)吐出蟲物。

    又方 卒死而口張反折者 灸兩手足大指甲后,各十四壯。

    又方 卒死四肢不收失便者 用馬糞一升,水三斗,煮取汁二斗,以洗之。又取牛糞一升,溫酒和灌口中。灸心下一寸、臍上二寸、臍下四寸,各一百壯。

    又方 卒死脈動(dòng)而無氣 用菖蒲屑末,納耳鼻孔中吹之,及著舌底。

    又方 治胸脅腹內(nèi)絞急切痛,如鬼擊之狀,不可按摩,或吐血、衄血 用熟艾如拳大,水五鐘,煮三鐘,頻服。

    又方 用鹽一盞,水二盞,和服。以冷水 之,即瘥。

    治魘寐卒死,諸暴絕證,名半夏散 用半夏不拘多少,湯洗七次,為末。每用少許,吹入鼻中。心頭溫者可治。倉卒無藥,急于人中穴及兩腳大拇指內(nèi),離甲一韭葉許,各灸三五壯,即活。

    又方 救夜睡魘死者 不得近前叫喚。但絞痛其腳跟及足拇指甲際,多唾其面。不省者,移動(dòng)些少臥處,徐徐喚之。原有燈則存,無燈切不可點(diǎn)照。

    又方 用皂莢為末,吹入鼻中。

    又方 用桃枝、柳枝,取東邊者各三四寸,煎湯二鐘,候溫灌服。

    又方 用灶中心對(duì)鍋底土,捶碎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diào)灌。更挑半指甲許,吹入鼻中。

    又方 用蘆管吹兩耳,或以鹽湯灌之,或搗韭汁半盞,灌鼻中。冬月掘根研汁。

    救夏月途中熱死者不可用冷水灌沃,及以冷物逼外,得冷即死。宜移置陰處,急取路上熱土,于死人臍作窩,多令人尿溺于臍中。又取路上熱土并大蒜同研爛,水調(diào)去渣灌下。

    又方 濃煎灰蓼汁一碗,灌之即活。

    救冬月凍死及落水凍死,微有氣者 脫去濕衣,解活人熱衣包之。用大米炒熱,熨心上?;虺丛罨伊顭?,以囊盛熨心上,冷即換之。令暖氣通溫,以熱酒姜湯或粥飲少許灌之,即活。

    又方 用氈單或 薦裹之,以索系定板平穩(wěn)處,令兩人對(duì)面輕輕滾轉(zhuǎn),往來如 氈法,四肢溫和即活。切不可用火烘之,逼寒氣入內(nèi),即死。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kuò)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