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急救良方》 痢瀉第二十七

    作者: 未知

    治痢瀉初起即以細茶、生姜各三錢,水二鐘,煎至八分服之。重者各五錢煎服即止。不愈再服。

    治赤白痢用薺菜根葉燒灰,湯調下。極妙。

    治熱痢不止用蛤蟆衣草葉搗汁一盞,入蜜半盞,煎溫,分二服。或用蛤蟆衣草子,炒香熟為末。米飲調下。

    治諸痢以艾葉、陳皮煎湯服。

    治腸滑久痢以石榴劈破 簇燒令煙盡,急取出,不令作白灰,用碗蓋地上一宿,為末。以酸石榴一片,水一鐘,煎湯服二錢。亦治泄瀉。

    治白痢腹痛用雜草燒鑊銹五錢,為末。熱酒調食前服。

    治血痢用鹽梅去核,研一枚,合茶湯加醋服之。

    又方 罌粟花未開時,外有兩片青葉包之,花開即落地,收取陰干?;汲喟琢〈顾勒?,研為細末。米飲調下一錢,神效。

    治噤口痢湯飲米谷不下者 用蓮子(去殼留紅皮及心)為細末,用井花水調下。每服二錢或三錢,日進二服見效。

    又方 累試累驗,用黃連三錢,人參一錢五分,水一鐘半,煎至七分,溫服,藥入口即蘇。

    又方名芎粟散 用川芎、罌粟(去蒂)各一兩,共為細末,每服八分,空心蜜湯調下。

    又方 用蓮肉去皮炒,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米飲調下。

    治休息痢及疳瀉用雞子一枚,打破,用黃蠟一塊,如指大,熔化以雞子拌和炒熟,空心食之。

    治泄瀉用五倍子為末,白湯調服。

    又方 用生姜二塊,艾葉一把,水煎服。

    治暴瀉不止、小便不通用車前子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其根葉亦可搗汁服。

    治水瀉用 豬肚一枚,凈洗,去脂膜,入大蒜在內,自晨至晚,以肚蒜糜爛為度,杵成膏子,入平胃散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或米湯空心服。

    又方 用生姜一塊,去皮,破作兩片,刮去姜心,納白礬塞滿,以紙包,火中煨,令干熟取出,以盞合地下一宿,出火氣。卻以百沸湯半鐘,冷水半鐘相和,謂之陰陽水,將姜細嚼,此水送下。

    又方 以大蒜搗爛,貼臍下并腳心,立止。

    又方 用槐花一合,炒熟為末,米飲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