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急診醫(yī)學》 第二節(jié) 輸尿管損傷

    輸尿管位于腹膜后間隙,位置隱蔽,一般由外傷直接引起輸尿管損傷頗不容易,但可因利器刺傷或槍彈貫通傷引起。單純輸尿管損傷極為少見,即有也多合并其他臟器損傷。

    婦科手術特別是宮外孕破裂、剖宮產(chǎn)等急診手術或婦科腫瘤根治術中,輸尿管被鉗夾或誤扎等醫(yī)源性損傷最為常見。此外外科盆腔內結腸手術、輸尿管本身的手術及內窺鏡檢查也易引起損傷。各家報告各類手術合并輸尿管損傷率0.05%~7.4%。

    一、臨床表現(xiàn)

    外傷性輸尿管損傷可有血尿、尿外滲及感染等表現(xiàn)。

    手術損傷輸尿管引起臨床表現(xiàn)需根據(jù)輸尿管損傷程度而定,從輸尿管損傷的方式看,有結扎、鉗夾、扭曲、切開、切斷、部分切除或缺血性壞死等。術中發(fā)現(xiàn)輸尿管損傷,立即處理可不留后遺癥。倘未被發(fā)現(xiàn),多在3~5日起病。尿液起初滲在組織間隙里,臨床上表現(xiàn)為高熱、寒戰(zhàn)、惡心、嘔吐、損傷側腰痛、腎脹大、下腹或盆腔內腫物、壓痛及肌緊張等。有些在1~2周內尿自傷口等處流出形成尿瘺。根據(jù)尿瘺的方向,可以分為輸尿管腹壁瘺、輸尿管陰道瘺、輸尿管子宮瘺、輸尿管腹膜后間隙瘺、輸尿管回腸瘺及輸尿管直腸瘺等。同時可出現(xiàn)感染,嚴重時可出現(xiàn)感染性休克。雙側輸尿管損傷可發(fā)生無尿并有腰部脹痛,旋即出現(xiàn)尿毒癥征象。

    二、診斷

    輸尿管損傷并非常見而其癥狀又常為其他臟器損傷所掩蓋,故在臨床上常被忽視。即使出現(xiàn)無尿的情況,有時也被誤認為是休克、腎病或磺胺藥物等所致。凡腹腔、盆腔手術后病人發(fā)生無尿、漏尿、腹腔或盆腔有刺激癥狀時均應想到輸尿管損傷的可能。對懷疑輸尿管損傷的病人,應進行系統(tǒng)的泌尿系檢查。輸尿管瘺的診斷不僅僅是確認尿液系從輸尿管的某一段漏出,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瘺道的方向、明確位置、瘺道的上下段輸尿管的通暢情況,才能為進一步的治療提供依據(jù)。特別是輸尿管下段瘺,瘺道曲折迂回,診斷上有一定困難。輸尿管損傷處常有疤痕狹窄,引起該側上尿路梗阻,故靜脈尿路造影常顯示患側腎功能受損及腎、輸尿管積水。同位素腎圖常顯示患側腎功能減退及梗阻型曲線。如梗阻嚴重,患側腎可無功能。膀胱鏡逆行插管時,常發(fā)生在病變處受阻。輸尿管陰道瘺應與膀胱陰道瘺鑒別,后者從陰道漏尿,無正常排尿(小瘺孔除外)。臨床上常作膀胱灌注美藍溶液以鑒別。

    三、治療

    手術治療輸尿管瘺的時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太早由尿外滲引起的組織充血、水腫等炎癥反應沒有完全恢復,輸尿管本身及其周圍組織的修復能力差,易導致修復手術的失?。惶?,一則增加患者精神上、經(jīng)濟上負擔和生活上的諸多不便,二則容易引起上行感染,增加腎切除率。

    外傷所致輸尿管損傷,應首先注意處理其周身情況及合并其他臟器的損傷,斷裂的輸尿管應根據(jù)具體情況給予修補或吻合。除不得已時不宜摘除腎臟。

    器械所致的輸尿管損傷往往為裂傷,保守治療多可痊愈。如尿外滲癥狀不斷加重,應及早施行引流術。

    手術時誤傷輸尿管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及時予以修補或吻合,如輸尿管被結扎,應盡早摘除縛線,并在輸尿管內安置導管保留數(shù)天。輸尿管切開,可進行縫合修補,然后置管引流。輸尿管被切斷,則進行端端吻合,置管引流兩周左右。輸尿管在低位被切斷可行輸尿管膀胱吻合術。輸尿管被鉗夾,損傷輕微時按結扎處理;較重時,為防止組織壞死形成尿瘺可切除損傷部分,進行端端吻合。若輸尿管缺損太多,根據(jù)具體情況可以選擇輸尿管外置造瘺,腎造瘺,利用膀胱組織或小腸作輸尿管成形手術。

    手術損傷輸尿管如未能在手術當時發(fā)現(xiàn),應予以認真細致了解情況后決定對策。在延期診斷病例的治療中,若一般情況較好,原發(fā)病治療滿意,損傷局部組織反應不明顯,損傷部位在膀胱附近,損傷時間在1周以內,則應及時進行修補等手術。如果輸尿管損傷嚴重,估計局部組織水腫、充血,不宜手術修復時,可先行患側腎造瘺引流尿液,擇期手術。手術一般可在損傷后1月施行。瘺孔在輸尿管下端時,多采用輸尿管膀胱再植術。輸尿管瘺口周圍炎癥粘連嚴重,不必勉強分離。若輸尿管缺損較長,可行膀胱壁瓣輸尿管吻合術。輸尿管中、上段瘺的瘺道多位于腰肋部,可在瘺道中置放一引流管,接負壓持續(xù)吸引,引流管數(shù)天更換一次,每次的口徑逐漸縮小,瘺道可自行閉合。如不愈合,說明瘺下方的輸尿管不通暢,可在膀胱鏡下逆行插管,并將輸尿管導管留置數(shù)天,則漏尿量減少,瘺道也能逐漸閉合。否則需要再次手術治療。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