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濟生集》 隨孕隨產論

    作者: 未知

    景岳曰∶小產有遠近,其在二三月者,謂之近。五六月者,謂之遠。新受而產者,勢輕。懷久而產者,勢重。此皆人之所知也。至若尤有近者,則隨孕隨產矣。蓋胎元始肇,一月如露珠,二月如桃花,三四月而后,血脈形體具,五六月而后,筋骨毛發(fā)生。其初發(fā)不過一滴之玄津耳,此其囊龠,正無根據(jù)根 ,尚無地鞏之勢,決之則流。故凡受胎之后,極宜節(jié)欲以防泛溢。而少年縱情罔知忌憚,或恃強而不敗,或既敗而復戰(zhàn),當此時也,主方欲靜,客不肯休,狂徒敲門撞戶,顧彼水性熱腸,有不啟扉而從,隨流而逝者乎斯時也。落花與粉蝶齊飛火里,其交梨并逸,合污同流,已莫知其昨日孕,而今日產矣。朔日孕,而望日產矣。隨孕隨產本無形跡,在明產者,胎已成形小產必覺。暗產者,胎仍似水直流,何知故,凡今之狂妄家多無大產,以暗產而不覺也。娶娼妓者,多無子。以其子宮滑而慣于隨孕隨產也。此外如受胎、三五月而每有墜者,雖衰薄之婦,因臟氣偏勝而有之。然由縱欲不節(jié),致傷母氣而墜者,為尤多也。故凡恃強縱欲者,多無子。以強弱之日相殘也??v肆不節(jié)者,多不育。以傷損胎元之氣也,豈悉由婦人之罪哉。

    復正曰此景岳見道之言,古人每日寡欲多男,此即其談腳也。世人每恨不孕,孰知既受而暗損之,屢受而屢損之,終身無子不亦宜乎。弟有婦人衰弱,陰陽偏勝,墜胎至于數(shù)次,而醫(yī)者竟無一策保固之,亦可衰矣。今有至圣至神保孕不墜之,三合保胎丸方,屢經效驗,望照方合服,斷不相誤。

    集成三合保胎丸

    此為素慣墜胎者,設也。蓋胎孕之屢墜,雖由于沖任虧,脾腎弱,若得性幽閑,五內無火者,決不墜也。

    凡屢墜者,偏熱之性,暴怒之人,肝氣有余,肝血不足,血虛生熱,火爍子宮。又或恣縱不節(jié),其胎必漏而墜矣。而世之安胎者,無非執(zhí)泥古法,以香砂芎艾為保孕良圖,不知熱藥安胎,猶抱薪救火,不惟無濟而反速之。今以古之內補丸,杜仲丸、白術散三方合湊,名三合保胎丸。以熟地滋陰補腎,當歸養(yǎng)血寧心,白術扶中氣以健脾,條芩清肝火而涼血,杜仲益腰膝而暖子宮,續(xù)斷填損傷而堅胞,系至怯者,加以人參,力不能者,不用亦可。藥雖平易功勝神丹,誠所謂鉞斧相投捷如影響,凡屢墜者,服之無不保全,實亦婦科保孕安胎之圣藥也。凡屢墜者,受娠一月,即制此丸服之。蓋墜胎必在三五七月之間,此三月切忌房事,惱怒犯之必墜。七月一過,萬無一失。

    大淮熟地(十二兩,用砂仁一兩,老姜一兩,同地黃入砂鍋內凈水煮,俟地黃將爛,始入黃酒煮之,總以地黃靡爛為度,酒干取起。揀去砂仁、老姜。將地黃搗膏聽用)。大歸身片(十二兩,酒洗曬干),土炒冬白術片(十二兩,如孕婦肥白者,氣必虛,加二兩)。實條芩片(六兩酒炒,如孕婦黑瘦者,加一兩,性躁者加二兩),棉杜仲(十二兩,鹽水炒斷絲),川續(xù)肉(十二兩,酒炒)

    上將后五味和為一處,焙燥磨細末篩過,以前地黃膏和勻,少加煉蜜,搗千余下為丸綠豆大,每早鹽湯送三錢,晚臨臥酒送三錢,每日不可間斷。孕婦素怯者,須兩料方可,服過七月方保無虞。此方至神至圣,幸勿輕視。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趙學敏
  • 作者:
    葉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容尚散見于《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本草經》基礎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術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陳嘉謨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合年齡老少、體質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楊時泰
  • 作者:
    唐宗海
  • 作者:
    劉宋、雷學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