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簡明醫(yī)彀》 哮吼

    始因風寒傷肺,變生痰飲,復遇外邪閉塞,滯痰郁氣不舒,是證作矣。有因咸酸致傷,實人宜吐痰,忌生冷濃味,藥忌寒涼。

    主方

    麻黃(二錢)杏仁石膏()陳皮半夏茯苓桑皮款花蘇子(各一錢)甘草(五分)上加生姜三片,蔥頭二個,細茶一撮,白果念個(去衣打碎),煎成。磨沉、木香各五分服。

    寧肺丸

    哮吼喘急,咳嗽痰涎,抬肩擷肚,不能睡臥,風冷尤甚。

    南星(圓小粉團者,泡三次,四兩)蛤粉(濃大者)青黛(畫家用者)半夏(泡七次。各一兩)兜鈴(去梗)蜂房(炙。各五錢)天竺黃白礬(各三錢,信制法∶用明礬,白砒各三錢同研,入小砂罐內(nèi),瓦蓋鐵絲扎,鹽泥通身溏好眼,干,炭火紅,待冷開,止存礬錢半許)。

    各研細末,稱和用薄面糊為丸,如粟米大,每服大人三分,小兒分半,臨睡蘿卜或米湯茶下,忌咸酸生冷。

    簡便方

    蘿卜子研末,姜汁調(diào)薄糊細丸,每三十丸津咽。

    又雞子(一個,)略敲浸尿缸,三日煮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