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簡明醫(yī)彀》 發(fā)熱三朝證治

    順身熱和緩,不時發(fā)驚(忽然跳動也),神色清爽,氣息和平,睡臥安寧,飲食不減,二便如常,不必服藥。疑似難明,通治方一劑,略表微汗,令痘易出。若因風寒,汗出即愈(但令兩足暖,微有汗出,微有吐瀉,痘出止。)險身體壯熱,乍盛乍輕,神昏汗出,口渴嘔瀉,飲食減少?;蚨忝貪朔⑿鞍l(fā)表之藥?;虬l(fā)驚搐,宜服平肝木、利小水之劑。勿服涼心藥,恐寒閉腠理。

    主方

    升麻干葛前胡桔梗山楂陳皮枳殼川芎羌活(等分)甘草(減半)水煎服。

    熱甚加木通、防風。聲音忽變,倍甘草、桔梗,加玄參、牛蒡、荊芥,或加清肺飲。熱盛合導赤散,或消毒飲(方俱見后)。

    逆身發(fā)大熱,絕不飲食(但宜消毒火,勿誤用養(yǎng)胃進食熱藥殺人,)腹脹啼叫,喘急悶亂。

    或飲食入口,即大吐不止(此乃毒火不能發(fā)越,攻沖胃口,故忌熱藥)?;蛐篂a(只宜升提發(fā)表,亦忌止瀉熱藥。)或腰疼腹痛,不能站立(乃命門毒火盛,不能傳出,故極為惡候。若能飲食有愈者,大宜清涼解毒,痘出痛止。)頭面一片如胭脂,及照心胸肉里,或周身有紅塊者死。頭溫足冷,昏悶如癡,兇。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