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金銀花12g,連翹殼12g,赤茯苓12g,車前子12g,淡竹葉12g,生薏苡仁15g,懷牛膝9g,嫩苦參9g,黃柏6g,生梔子6g,生蒼術(shù)4.5g,淡黃芩4.5g。
清化濕熱。主滴蟲性陰道炎。
孕婦,去薏苡仁、牛膝,加生白術(shù)、懷山藥;浮腫,加冬瓜皮、五加皮;頭昏痛,加白蒺藜、夏枯草;胃脘不適、便溏,去金銀花、黃柏、黃芩、梔子,加老蘇梗、藿香梗、炒白術(shù)、扁豆衣;腰酸痛,加桑枝;少腹痛,加柴胡、川楝子。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金銀花12g,連翹殼12g,赤茯苓12g,車前子12g,淡竹葉12g,生薏苡仁15g,懷牛膝9g,嫩苦參9g,黃柏6g,生梔子6g,生蒼術(shù)4.5g,淡黃芩4.5g。
功能主治清化濕熱。主滴蟲性陰道炎。
用法用量孕婦,去薏苡仁、牛膝,加生白術(shù)、懷山藥;浮腫,加冬瓜皮、五加皮;頭昏痛,加白蒺藜、夏枯草;胃脘不適、便溏,去金銀花、黃柏、黃芩、梔子,加老蘇梗、藿香梗、炒白術(shù)、扁豆衣;腰酸痛,加桑枝;少腹痛,加柴胡、川楝子。
摘錄方出《中醫(yī)臨證撮要》,名見《古今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