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查古籍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銀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題唐.孫思邈著。二卷。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治療也不偏于補瀉寒溫。
水蛭三十個(熬)虻蟲三十個(熬,去翅足)桃仁三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去皮,酒浸)上四味,為末〔法〕,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溫服一升〔法〕。不下,再服〔抵當者,至當也。蓄血者,死陰之屬,真氣營運而不入者也,故草木不能獨治其邪,務必以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