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柴胡(去苗)地骨皮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八分,去滓,細含咽之,食后服。如有病患大便實者,膀胱移熱于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者,手足太陽熱結也。胃之水谷不得轉輸于下,則令內(nèi)開而行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廷賢(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柴胡(去苗)地骨皮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八分,去滓,細含咽之,食后服。如有病患大便實者,膀胱移熱于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者,手足太陽熱結也。胃之水谷不得轉輸于下,則令內(nèi)開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