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丹溪白螺殼丸
白螺殼(火 ) 滑石 蒼術(shù) 山梔子 紅曲(炒) 香附(童便浸) 南星(炮制,各一兩)青皮 枳殼(麩炒黃) 木香 半夏 砂仁(各半兩) 桃仁(炒,去皮尖,三十粒)
上為末,春加川芎;夏加黃連;秋加吳茱萸,用生姜汁浸蒸餅為丸,綠豆大,每服五十丸。
海蛤丸(丹溪) 治痰飲心痛。
海蛤(燒灰,研極細(xì),過數(shù)日火毒散用之) 栝蔞仁(帶穣,同研)
上以海蛤粉入栝蔞內(nèi)干濕得所為丸,每服五十丸。
加味二陳湯治痰飲食積,胃脘作痛,或脹或痞。
陳皮 半夏茯苓 炙草 枳實(shí) 川連 滑石 木通 山楂 干葛
此中焦?jié)裉堤N(yùn)熱,痞滯不通,以二陳加連、枳、山楂,清滌中宮,妙在干葛升引清氣,滑石、木通蠲除濁氣,清升濁降,痛脹自除。
《時(shí)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陳念祖(修園)著。二卷。 選擇常用方劑 108 首,按性質(zhì)分為十二類,敘理簡明,便于學(xué)習(xí)。
《時(shí)病論》(公元 1882 年)清.雷豐(少逸)著。八卷。闡述四時(shí)的“伏氣”、“新感”等急性熱病,立法清晰,為有關(guān)溫?zé)岵?重要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丹溪白螺殼丸
白螺殼(火 ) 滑石 蒼術(shù) 山梔子 紅曲(炒) 香附(童便浸) 南星(炮制,各一兩)青皮 枳殼(麩炒黃) 木香 半夏 砂仁(各半兩) 桃仁(炒,去皮尖,三十粒)
上為末,春加川芎;夏加黃連;秋加吳茱萸,用生姜汁浸蒸餅為丸,綠豆大,每服五十丸。
海蛤丸(丹溪) 治痰飲心痛。
海蛤(燒灰,研極細(xì),過數(shù)日火毒散用之) 栝蔞仁(帶穣,同研)
上以海蛤粉入栝蔞內(nèi)干濕得所為丸,每服五十丸。
加味二陳湯治痰飲食積,胃脘作痛,或脹或痞。
陳皮 半夏茯苓 炙草 枳實(shí) 川連 滑石 木通 山楂 干葛
此中焦?jié)裉堤N(yùn)熱,痞滯不通,以二陳加連、枳、山楂,清滌中宮,妙在干葛升引清氣,滑石、木通蠲除濁氣,清升濁降,痛脹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