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金匱》云∶香港腳上入少腹不仁,腎氣丸主之。蓋濕淫之氣,自下侵上,腎虛陽弱,不能御之,則漸入少腹而痹著不仁矣。腎氣丸理腎之氣者也,腎氣得理,邪氣自下,而不仁者仁矣。
腎氣丸
熟地黃(八兩) 萸肉 山藥(各四兩) 茯苓 澤瀉 丹皮(各三兩) 附子(制) 肉桂(各一兩)
上八味末之,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三錢,空心淡鹽湯下。
《三因》吳萸丸治香港腳入腹,腹中不仁,喘急欲死。
吳茱萸(湯洗七次) 木瓜(去瓤,切片,日干,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飲任下,或以木瓜蒸爛,研膏為丸尤妙。
2007年07月10日 發(fā)布
《藥品注冊(cè)管理辦法》于2007年6月18日經(jīng)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局務(wù)會(huì)審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長:邵明立
二○○七年七月十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金匱》云∶香港腳上入少腹不仁,腎氣丸主之。蓋濕淫之氣,自下侵上,腎虛陽弱,不能御之,則漸入少腹而痹著不仁矣。腎氣丸理腎之氣者也,腎氣得理,邪氣自下,而不仁者仁矣。
腎氣丸
熟地黃(八兩) 萸肉 山藥(各四兩) 茯苓 澤瀉 丹皮(各三兩) 附子(制) 肉桂(各一兩)
上八味末之,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三錢,空心淡鹽湯下。
《三因》吳萸丸治香港腳入腹,腹中不仁,喘急欲死。
吳茱萸(湯洗七次) 木瓜(去瓤,切片,日干,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飲任下,或以木瓜蒸爛,研膏為丸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