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集驗方》 治眼病方

    作者: 洪氏

    治目赤痛方。

    甘竹葉(二七片) 烏梅(四兩碎) 大錢(三文)

    上三味,以水二升,洗漬藥半日,早向東灶煮之三沸,三上三下,取二合,臥以注目 。

    (《外臺》卷二十一)

    治目赤痛,洗眼方。

    蕤核仁(二十枚,碎) 苦竹葉(一把) 細辛(半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半升,以洗眼,日三、五度,甚妙。(《外臺》卷二十一)

    治目痛三十年方。

    取蟲螺一枚,以水洗之,內燥杯中,使螺口開,以黃連一枚,內螺口中,螺飲黃連,黃連苦,螺吐汁,以綿注 中。(《醫(yī)心方》卷五)

    治目卒癢且痛方。

    削干姜令圓滑,內 中,有汁,拭姜復內之,味盡易之。(《外臺》卷二十一)

    治目中腫痛方。

    搗枸杞汁洗之,日六、七度。(《外臺》卷二十一)

    治目中風腫,弄眼方。

    礬石(二錢,熬末)

    上一味,以棗膏和如彈丸,以磨目上下,食頃止,日三。(《外臺》卷二十一)

    補肝蕪菁子散,常服明目方。

    蕪菁子一升,水三升,煮令熟,曝干末,下篩,以井花水和服方寸匕,日三。稍加至三匕。(《醫(yī)心方》卷五)

    治目不明若淚出方。

    用烏雞膽,臨眠敷之良。(《醫(yī)心方》卷五)

    又方

    摘小酸模莖,汁注四 ,數(shù)為之。(《醫(yī)心方》卷五)

    明目,令發(fā)不落方。

    十月上巳日,取槐子內新罌中,封口三十日,洗去皮。初服一枚,再服二枚,至十日服十枚,滿十日卻從一起。(《外臺》卷二十一)

    治目中風寒,淚出, 赤癢,乳汁煎方。

    黃連(三分) 蕤仁(二分) 干姜(四分)

    上三味,搗篩,以乳汁一升,漬藥一宿,明旦于微火上煎得三合,綿絞去滓,取如米,內中。(《外臺》卷二十一)

    治毒病后,目赤痛有翳方。

    冷水漬青布,以掩目。(《醫(yī)心方》卷十四)

    又若生翳者。

    燒豉二七枚,末,內管中以吹之。(《醫(yī)心方》卷十四)

    治白翳覆瞳子黑精,龍骨散方。

    龍骨(一分) 貝齒(三枚燒) 礬石(一分燒)

    凡三物,治下篩,著 頭,日二。(《醫(yī)心方》卷五)

    治眼暗,熱病后失明方。

    以羊膽敷,旦暮各一。(《外臺》卷二十一)

    治熱病后,百日食五辛者,必目暗方。

    鯽魚作 熏之。(《證類本草》卷二十)

    治雀目如神,黃蠟不以多少,器內熔成汁,取出入蛤粉相和,得所成球,每用以刀子切下二錢,以豬肝二兩批開,摻藥在內,麻繩扎定,水一碗,同入銚子內煮熟,取出乘熱熏眼,至

    治風眼爛 者方。

    竹葉(四分) 柏白皮(六分) 黃連(四分)

    上三味,切,以水二升,煎取五合,稍稍滴兩 ,日三度,忌豬肉。(《外臺》卷二十一)

    治目中瞇方。

    旦起封戶門,再拜已言∶戶門狹小,不足宿客,便愈。(《醫(yī)心方》卷五)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周學海
  • 作者:
    賀龍驤
  • 作者:
    吳道源
  • 《女科寶鑒》是以中醫(yī)方法論述女性生殖器相關疾病的探索性新書,書中詳細介紹了七十多種常見女性生殖器相關病證,其中包括女科雜病、性病、月經(jīng)病和中醫(yī)藥避孕、中醫(yī)藥抗早孕等。各病證以病機要點為中樞,展開對理、證、法、方、藥的論述,同時,引進中醫(yī)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臨床指導性和收藏價值。

    縱覽全書,具有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點。全書共約25萬字。

    讀者對象:中西醫(yī)臨床工作者、醫(yī)學院校師生及廣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作者:
  • 作者:
    凌德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立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