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游草

    《中藥大辭典》:游草拼音注音Yóu Cǎo別名

    田中游草(《分類草藥性》),蓉草(《廣州植物志》),西游草(《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牛草(《四川中藥志》)。

    出處

    《四川中藥志》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游草全草。全年可采,以4~5月采者為多。

    生境分布

    生長于水邊潮濕處。分布四川、廣東、廣西、貴州、臺灣、福建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稈下部伏臥地面或傾斜,并于節(jié)處生根,直立部分高約40厘米,其節(jié)常具倒生微毛。葉鞘光滑或粗糙,上部者通常短于節(jié)間;葉舌膜質(zhì),長1~2毫米,基部兩側(cè)下延與葉鞘邊緣相愈合;葉片扁平或卷折,披針形,粗糙,長5~20厘米,寬約4~6毫米。圓錐花序卵形或矩圓形,長5~10厘米,分枝較細,具角棱,長達4厘米;小穗長3~4毫米,寬約1.5毫米,具短柄;小穗含1花,無芒;穎退化;外稃具5脈,脊背與邊緣均具刺毛;內(nèi)稃具3脈,脊上有硬纖毛;雄蕊6,花藥長約2.5毫米。穎果,長約2.5毫米?;?、果期夏、秋季。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平,味澀,無毒。"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通經(jīng)絡(luò),利小便。治感冒,頭痛身疼,瘧疾,痹痛麻木,白帶。

    ①《分類草藥性》:"治白帶,通經(jīng)。"

    ②《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散寒解表,利水除濕。治四肢麻木。"

    ③《四川中藥志》:"能散寒解表,通經(jīng)絡(luò)。治瘧疾,感冒頭身疼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8錢。

    復方

    ①治瘧疾長久不愈:游草、寒經(jīng)草、野煙頭。煎服。(《重慶草藥》)

    ②治涼寒發(fā)燒身痛:游草、土地檎、馬蹄草。煎服。(《重慶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游草拼音注音Yóu Cǎo英文名Herb of Clubhead Cutgrass出處

    出自《四川中藥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游草和假稻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Leersia hexandra Sw. 2.Leersia japonica makino[Leersia hexandra Sw.var.japonica (Makino) Keng f.]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 2.假稻生于水邊。

    資源分布:1. 2.假稻 分布于華東、華中及河北、四川、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1.稈下部伏臥地面或傾斜,并于節(jié)處生根,其節(jié)常具倒生微毛。葉鞘光滑或粗糙,上部者通常短于節(jié)間:葉舌膜質(zhì),長1-2mm,其基部兩側(cè)下延與葉鞘邊緣相愈合;葉片扁平或卷折,披針形,粗糙,長3-12cm,寬約4-6mm。圓錐花序卵形或矩圓形,長5-10cm,分枝較細,具角棱,長達4cm;小穗長3-4mm,寬約1.5mm,具短柄,小穗含1花,無芒;穎退化;外稃具5脈,脊背與邊緣均具刺毛;內(nèi)秀具3脈,脊上有硬纖毛;雄蕊6,花藥長約2.5mm。穎果,泛約2.5mm?;?、果期夏、秋季。 2.假稻 多年生草本。稈下部伏臥地面,節(jié)上可生線形而多分枝的須根,上部向上斜升,高達80cm,其節(jié)密生倒氈地鞘通常短于節(jié)間,粗糙或平滑;葉舌長1-3mm,頂部截平,基部兩側(cè)與葉鞘愈合;葉片扁平,長5-15cm,寬4-8mm,粗糙,下面光滑。圓錐花序長9-12cm;分枝光滑,具角棱,較壓扁,直立或斜升,長達6cm;小穗長4-6mm,草綠色或帶紫色;外稃具5脈,脊具刺毛,內(nèi)稃具3脈,中脈也具刺毛;雄蕊6,花藥長約3mm?;?、果期夏、秋季。

    性味

    平;辛

    功能主治

    疏風解表;利濕;通絡(luò)止痛。主感冒;頭痛身疼;瘧疾;白帶;下肢水腫;小便不利;痹痛麻木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

    復方

    ①治瘧疾長久不愈: 游草、寒經(jīng)草、野煙頭。煎服。 (《重慶草藥》)②治涼寒發(fā)燒身痛: 游草、土地榆、馬蹄草。煎服。(《重慶草藥》)

    各家論述

    1.《分類草藥性》:治白帶,通經(jīng)。

    2.《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散寒解表,利水除濕。治四肢麻木。

    3.《四川中藥志》:能散寒解表,通經(jīng)給。治瘧疾,感冒頭身疼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Guǒ Hú Jì Shēnɡ別名歐寄生來源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卵葉槲寄生的帶葉莖枝。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scum album L.var.meridianum Danser[V.albumL.subsp.merid......
  • 別名硬根紫草來源紫草科白果紫草Lithospermum officinale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新疆?;瘜W成分根含紫草色素。功能主治外用治關(guān)節(jié)炎。用法用量全草適量,煎水外洗。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槍桿拼音注音Bái Qiānɡ Gǎn別名根根藥、對節(jié)木、狗骨頭樹來源木犀科白蠟樹屬植物白槍桿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以根入藥。秋冬采,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苦、澀,寒。功能主治清熱,利......
  • 拼音注音Bái Qiānɡ Gǎn Gēn來源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白槍桿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挖,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于廣西、云南......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柳別名蘇蓋提[維名]來源楊柳科白柳Salix alba L.,以葉、芽、根入藥。生境分布新疆、甘肅、青海。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濕熱,祛風濕。主治急性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盆腔炎,腎炎,瘡癤。用白柳葉浸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