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duì)于《傷寒論》的 50 個(gè)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查古籍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duì)于《傷寒論》的 50 個(gè)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yàn),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諸痹不已,亦益內(nèi)也。其風(fēng)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此言陰氣謂臟氣,臟為陰也,以表情欲躁擾乃傷臟,飲食不節(jié)則傷腑,因不同而同為內(nèi)傷本元,因此外邪得以聚而成痹也。夫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故陰氣靜,則精神藏,若躁擾,則消耗而亡矣。飲食本以滋養(yǎng),如不節(jié)而倍多,則反傷腸胃。凡偏駁不純者,皆名淫氣,傷寒本元,本元傷則淫氣聚,而正氣痹矣。故如淫氣而喘息者,知其痹聚在肺也;淫氣而憂思難釋者,知其痹聚在心也;淫氣而遺溺者,知其痹聚在腎也;淫氣而乏竭無力者,知其痹聚在肝也;淫氣而肌絕者,知其痹聚在脾也。肌絕謂無陽氣煦和,不知痛癢也。諸痹不已,則內(nèi)傷本元益甚也。如其風(fēng)氣勝者為行痹,其病易已;若寒濕陰邪,則凝滯難愈也。
帝曰∶痹,其時(shí)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此言邪痹淺深不同,而愈有難易,其邪入臟,則本元?dú)饨叨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