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目經(jīng)大成》 青州白丸子二十一

    川烏(一兩) 白附子(二兩) 南星(三兩) 半夏(七兩)

    上四生物作一家,碾極細,絹袋盛,置瓷盆,泉水擺出粉,粉盡俟澄,則換水漂,相天寒熱,露曬三五七日,陰干,糯米煮稀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姜湯下,兼風薄荷酒,尤佳。

    風盛則痰壅、痰壅則氣升,或寒或熱,發(fā)為嘔吐泄瀉口眼 斜,手足癱瘓,小兒驚風。故用半夏、南星之辛,以散寒 濕,川烏、白附之熱,以溫經(jīng)逐風。浸而暴之,殺其毒也。喻嘉言曰∶此治風痰之上藥,然熱痰迷竅者非宜。青州范公亭,井泉清冽,浣物迥潔白,擬以名方,蓋美之也。

    詩曰∶青州丸子,川烏白附,半夏南星,四合生做。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