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重傷必用藥水洗過敷藥,輕者不洗亦可。凡腹破腸出者,醫(yī)得其法,一日不死,醫(yī)者麻油搽手,然后送腸納入。倘若腸出外風吹而腸脹干不入,即將麻油搽腸滋潤,又用一人托住其腸,再用一人暗含冷水一口,當面一噴,其人必驚,而托腸之人要乘勢將腸一推推入,自然收好,即捻定傷口,用銀絲或絲線縫口。先用止血散,后貼收口膏藥,少頃腹內作響乃腸復位。腸雖歸復內中,傷否目力難知,即取火酒一小杯,令患者飲之,使人嗅其傷處,若聞火酒氣味,其傷不可治矣。線縫時不可露一毫針,孔如稍露亦不可治,慎之,凡頭顱骨破碎,雖白漿流出,不在太陽穴邊可治,用上部末藥倍加黃荊子,或有孔血出不止,先用血見愁杵爛搽上,日換二次,孔小貼膏藥,孔大則搽三日見紅色,見紅色加收口藥,加在膏藥上貼之。
凡出血用桃花散,不止可用三七塞之,另圍桃花散。凡骨碎筋斷皮破,破處俱用桃花散涂四邊,縫好以黑龍散敷之。
凡打后作痛,宜用大黃五錢,桃仁三錢,杏仁三錢,歸尾一錢,甘草梢五錢,酒煎空心服。凡大小便不通,用通理湯或川芎蘇木湯。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凡重傷必用藥水洗過敷藥,輕者不洗亦可。凡腹破腸出者,醫(yī)得其法,一日不死,醫(yī)者麻油搽手,然后送腸納入。倘若腸出外風吹而腸脹干不入,即將麻油搽腸滋潤,又用一人托住其腸,再用一人暗含冷水一口,當面一噴,其人必驚,而托腸之人要乘勢將腸一推推入,自然收好,即捻定傷口,用銀絲或絲線縫口。先用止血散,后貼收口膏藥,少頃腹內作響乃腸復位。腸雖歸復內中,傷否目力難知,即取火酒一小杯,令患者飲之,使人嗅其傷處,若聞火酒氣味,其傷不可治矣。線縫時不可露一毫針,孔如稍露亦不可治,慎之,凡頭顱骨破碎,雖白漿流出,不在太陽穴邊可治,用上部末藥倍加黃荊子,或有孔血出不止,先用血見愁杵爛搽上,日換二次,孔小貼膏藥,孔大則搽三日見紅色,見紅色加收口藥,加在膏藥上貼之。
凡出血用桃花散,不止可用三七塞之,另圍桃花散。凡骨碎筋斷皮破,破處俱用桃花散涂四邊,縫好以黑龍散敷之。
凡打后作痛,宜用大黃五錢,桃仁三錢,杏仁三錢,歸尾一錢,甘草梢五錢,酒煎空心服。凡大小便不通,用通理湯或川芎蘇木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