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芤則如指著蔥,浮取得上面之蔥皮,卻顯弦大,中取減小空中,按之又著下面之蔥皮而有根據(jù)。凡浮革弦洪,皆屬芤類。不似虛脈之瞥瞥虛大,按之豁然無力也。(語出張璐。又瀕湖體狀詩曰∶芤形浮大軟如蔥,按之旁有中央空?;鸱戈柦?jīng)血上溢,熱侵陰絡下流紅。相類詩曰∶中空旁實乃為芤;浮大而遲虛脈呼;芤更帶弦名曰革,芤為亡血革寒虛。)芤為血虛不能濡氣。其癥必見發(fā)熱、頭昏、目眩、驚悸、怔忡、喘急、盜汗、失血、脫血。然或芤見微曲,則芤必挾瘀積阻滯。芤兼弦強搏指,癥見血溢身熱,則芤又為真陰槁竭。所以芤挾瘀積阻滯,止屬一部兩部獨見。若至左右皆芤,或兼弦搏,定為必死之候,無足異也。(戴同父云∶營行脈中,脈以血為形,芤脈中空,脫血之象也。)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所以主張溫補。
《濟陰綱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著。十四卷。對明.王肯堂《證治準繩》中的女科,加以評釋圈點而成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芤則如指著蔥,浮取得上面之蔥皮,卻顯弦大,中取減小空中,按之又著下面之蔥皮而有根據(jù)。凡浮革弦洪,皆屬芤類。不似虛脈之瞥瞥虛大,按之豁然無力也。(語出張璐。又瀕湖體狀詩曰∶芤形浮大軟如蔥,按之旁有中央空?;鸱戈柦?jīng)血上溢,熱侵陰絡下流紅。相類詩曰∶中空旁實乃為芤;浮大而遲虛脈呼;芤更帶弦名曰革,芤為亡血革寒虛。)芤為血虛不能濡氣。其癥必見發(fā)熱、頭昏、目眩、驚悸、怔忡、喘急、盜汗、失血、脫血。然或芤見微曲,則芤必挾瘀積阻滯。芤兼弦強搏指,癥見血溢身熱,則芤又為真陰槁竭。所以芤挾瘀積阻滯,止屬一部兩部獨見。若至左右皆芤,或兼弦搏,定為必死之候,無足異也。(戴同父云∶營行脈中,脈以血為形,芤脈中空,脫血之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