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鼻竇位于鼻腔周圍的骨質內(nèi),開口于鼻腔。共有四組鼻竇: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鼻竇有減輕顱骨重量、保持面骨的高度和形態(tài)、對聲音產(chǎn)生共鳴等功能。
像鼻腔一樣,鼻竇腔內(nèi)有粘膜,粘膜含有纖毛和能產(chǎn)生粘液的細胞。進入竇腔的顆粒可被粘液吸附,然后通過纖毛運動排入鼻腔,這就是鼻竇的引流。由于鼻竇引流可能被阻斷,所以,鼻竇容易發(fā)生感染和炎癥。
(公元 1241 年)宋.施發(fā)(政卿)著。三卷。先總論脈法,次辨明 24 種脈的形象和主病,最后敘述傷寒雜病 等 21 類病證的生死脈法,及婦人病脈、胎脈和小兒病的脈法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鼻竇位于鼻腔周圍的骨質內(nèi),開口于鼻腔。共有四組鼻竇: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鼻竇有減輕顱骨重量、保持面骨的高度和形態(tài)、對聲音產(chǎn)生共鳴等功能。
像鼻腔一樣,鼻竇腔內(nèi)有粘膜,粘膜含有纖毛和能產(chǎn)生粘液的細胞。進入竇腔的顆粒可被粘液吸附,然后通過纖毛運動排入鼻腔,這就是鼻竇的引流。由于鼻竇引流可能被阻斷,所以,鼻竇容易發(fā)生感染和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