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歌】厥陰肝脈入陰中,抵器連陰及子宮,作癢生瘡因濕熱,腫而堅痛受寒風(fēng),脾虛下陷宜升舉,郁結(jié)攻沖可宣通,更有陰吹人不識,發(fā)膏煎子出張公。
【論】立齋曰∶陰病乃七情郁火傷損肝脾,濕熱下注。其外證有生瘡者,有陰中舒出如蛇,俗呼陰挺。有翻突如餅,俗呼陰菌。有如雞冠,俗呼陰痔。亦有生蟲腫痛,濕癢潰爛出水,脹悶脫墜者,其內(nèi)癥口干內(nèi)熱,體倦,經(jīng)候不調(diào),飲食無味,日晡潮熱,胸膈不利,小腹痞脹,小便淋漓。治法∶腫痛者,四物湯加龍膽草、柴胡、山梔、丹皮。濕癢者,歸脾加山梔、柴胡、丹皮。淋漓者,龍膽瀉肝湯加白術(shù)、丹皮。潰腐者,加味逍遙散。脹悶脫墜者,補中益氣湯加山梔、丹皮,佐以外治法。脈數(shù)則陰中生瘡,弦則陰中掣痛。又曰∶緊則腹痛,數(shù)則生瘡。少陰滑數(shù),陰中生瘡。脈至如琴弦,苦小腹痛,月水不利,孔竅生瘡。
陰瘡
如何陰戶忽生瘡,相火淫精濕熱傷,外洗野狼牙敷杏麝,內(nèi)煎龍膽瀉肝湯。
陰腫
寒傷形而熱傷氣,氣傷痛兮形傷腫,只因風(fēng)冷入肝經(jīng),所以疾病生陰孔。
陰痛
從來諸痛皆為實,惟有陰疼濕熱看,龍膽逍遙俱可服,要知此病屬于肝。
陰癢
陰癢三蟲蝕不安,脾虛濕熱漬于肝,槐枝枸杞根湯洗,龍膽逍遙硫鯉丸。
陰挺
陰挺元虛濕熱侵,如蛇突出痛淋漓,補中龍膽兼熏洗,古法三茱一捻金。
陰痔
濕熱停留又著風(fēng),如茄如菌結(jié)陰中,歸脾益氣逍遙散,醋淬烏頭可外攻。
陰冷
勞傷子臟陰中冷,以是三陰元氣虛,內(nèi)服天冬鐘乳酒,外施牛膽食茱萸。
陰吹
胃實腸虛氣下行,陰吹喧搏只聞聲,豬膏亂發(fā)同煎服,腸胃和平自不鳴。
交接出血
少女頻交陰戶傷,血流肝腎火猖狂,發(fā)灰鍋黑敷俱好,洗用黃連甘草湯。
尿血
小便行時渾血來,厥陰風(fēng)熱浸徘徊,備金生地逍遙散,牛膝車前及發(fā)灰。
遺尿
膀胱不禁苦遺尿,睡里流來不自知,萆 雞肝同益智,白薇白芍亦相宜。
針灸
陰中諸病,照海穴在足內(nèi)踝下,歸來在天樞下七寸。
【方】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歌】厥陰肝脈入陰中,抵器連陰及子宮,作癢生瘡因濕熱,腫而堅痛受寒風(fēng),脾虛下陷宜升舉,郁結(jié)攻沖可宣通,更有陰吹人不識,發(fā)膏煎子出張公。
【論】立齋曰∶陰病乃七情郁火傷損肝脾,濕熱下注。其外證有生瘡者,有陰中舒出如蛇,俗呼陰挺。有翻突如餅,俗呼陰菌。有如雞冠,俗呼陰痔。亦有生蟲腫痛,濕癢潰爛出水,脹悶脫墜者,其內(nèi)癥口干內(nèi)熱,體倦,經(jīng)候不調(diào),飲食無味,日晡潮熱,胸膈不利,小腹痞脹,小便淋漓。治法∶腫痛者,四物湯加龍膽草、柴胡、山梔、丹皮。濕癢者,歸脾加山梔、柴胡、丹皮。淋漓者,龍膽瀉肝湯加白術(shù)、丹皮。潰腐者,加味逍遙散。脹悶脫墜者,補中益氣湯加山梔、丹皮,佐以外治法。脈數(shù)則陰中生瘡,弦則陰中掣痛。又曰∶緊則腹痛,數(shù)則生瘡。少陰滑數(shù),陰中生瘡。脈至如琴弦,苦小腹痛,月水不利,孔竅生瘡。
陰瘡
如何陰戶忽生瘡,相火淫精濕熱傷,外洗野狼牙敷杏麝,內(nèi)煎龍膽瀉肝湯。
陰腫
寒傷形而熱傷氣,氣傷痛兮形傷腫,只因風(fēng)冷入肝經(jīng),所以疾病生陰孔。
陰痛
從來諸痛皆為實,惟有陰疼濕熱看,龍膽逍遙俱可服,要知此病屬于肝。
陰癢
陰癢三蟲蝕不安,脾虛濕熱漬于肝,槐枝枸杞根湯洗,龍膽逍遙硫鯉丸。
陰挺
陰挺元虛濕熱侵,如蛇突出痛淋漓,補中龍膽兼熏洗,古法三茱一捻金。
陰痔
濕熱停留又著風(fēng),如茄如菌結(jié)陰中,歸脾益氣逍遙散,醋淬烏頭可外攻。
陰冷
勞傷子臟陰中冷,以是三陰元氣虛,內(nèi)服天冬鐘乳酒,外施牛膽食茱萸。
陰吹
胃實腸虛氣下行,陰吹喧搏只聞聲,豬膏亂發(fā)同煎服,腸胃和平自不鳴。
交接出血
少女頻交陰戶傷,血流肝腎火猖狂,發(fā)灰鍋黑敷俱好,洗用黃連甘草湯。
尿血
小便行時渾血來,厥陰風(fēng)熱浸徘徊,備金生地逍遙散,牛膝車前及發(fā)灰。
遺尿
膀胱不禁苦遺尿,睡里流來不自知,萆 雞肝同益智,白薇白芍亦相宜。
針灸
陰中諸病,照海穴在足內(nèi)踝下,歸來在天樞下七寸。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