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大風(fēng)癩病

    作者: 朱梓

    石榴浸酒方

    (出圣惠方)

    治大風(fēng)。頭面熱毒。皮膚生瘡。面上生結(jié)。如眉落

    者。

    酸石榴(和皮搗爛)甜石榴(各七枚和皮搗爛)人參(去蘆頭)苦參(銼)沙參(去蘆頭)封頭。

    苦參散

    (出儒門事親)

    治厲風(fēng)。

    苦參(取頭末秤二兩)豬肚(一個去脂)上以苦參末摻豬肚內(nèi)。用線縫合。隔宿煮軟。

    取出后待弦及放冷何首烏(二兩)防風(fēng)(一兩生)芍藥(五錢)人參(三錢)當(dāng)歸(一兩焙)上為細(xì)末。

    入皂后用荊芥、苦參、麻黃煎。

    三濟(jì)丸

    (出三因方)

    治大風(fēng)惡疾。

    當(dāng)歸熟地黃川芎荊芥穗〔各三(二)兩〕防風(fēng)細(xì)辛(各一兩)桂心(一分)上銼為一宿個。

    麋角散

    (出圣濟(jì)總錄)

    治大風(fēng)惡疾?;咕珰狻?/p>

    麋角(半斤先用桑柴灰二斗煎湯淋取汁三斗次截麋角入灰汁中慢火煮盡汁為度干用四兩)蘆分)上為散。

    每泄者用

    烏麻子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大風(fēng)癩疾。

    烏麻子(一斗九蒸九曬別研)天麻(去苗二兩)丁香乳香(別研各一兩)蘇枋木黃櫨木為末。

    二十

    鱟魚膽散

    (出圣濟(jì)總錄)

    治大風(fēng)癩。

    鱟魚膽白礬綠礬(各生用)膩粉水銀麝香〔各半分(兩)〕上作一處細(xì)研。

    時點(diǎn)少服。

    更量

    六神散

    (出圣濟(jì)總錄)

    治癩病。

    螻蛄(一枚去肚腸)商陸根汁(半盞)蜜蜂(七枚用泥半指濃裹遍以炭火一斤濕候泥干通赤為度放冷取出乳缽內(nèi)細(xì)研不羅)生蜜(三分)生姜汁(三分)綠豆末(一錢)上一處和湯吃大小煎至半汁投之約半日斑蝥不小艾炷灸之。每個灸未效。煎甘草熱湯淋洗。更以白藥子三兩。甘草一分。荊芥十穗。

    如燥豆使之亦好。切忌房事。動風(fēng)發(fā)氣。鹽醋料物等。只得吃淡粥過一

    小牛黃丸

    治心肺積熱。腎臟風(fēng)毒攻于皮膚。時生疥癬。瘙癢難忍。時出黃水。及大風(fēng)手足

    爛。眉毛脫落。一切風(fēng)疾。

    玄參荊芥(各四兩)苦參(半斤)大川烏宣連(各一兩)真牛黃〔三(二)錢〕上為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或茶清下。一方加升麻、防風(fēng)、皂角為膏。

    入煉

    治大風(fēng)證輕者服此。

    當(dāng)歸羌活獨(dú)活琥珀(五錢)金毛狗脊(酒拌蒸各二兩)大楓子肉(十兩炒令香另搗為半

    治一切大風(fēng)癩疾。不問久新者。百日見效。重者半年必愈。

    白花蛇(一條用無灰酒浸去皮骨取肉焙干為末)大楓子(研五兩重)烏藥(去心木銼曬干為干為末五兩三服。

    療癩。身體面目有瘡。

    水銀(研)茹藜蘆真珠(研)丹砂(研)雄黃(研)上各一斤。皆研如粉。以三歲苦以綿拭面目訖

    乳香散

    治大風(fēng)疾。肌肉欲壞。眼色變改。眉發(fā)落。語聲散。

    乳香天麻(各三兩末)牛黃麝香(細(xì)研)雄黃(各一兩細(xì)研)胡麻(二斤凈水淘四十九時添每日人。

    治大風(fēng)癩疾方。

    金漆(五合)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微黃)防風(fēng)(去蘆頭)桑鵝(各三兩冬采者佳)栝蔞根(米酒三升乃如

    苦參丸

    治大風(fēng)遍身結(jié)聚如桃李核作瘡。

    苦參(五兩銼)生干地黃(四兩)朱砂(二兩細(xì)研水飛過)雄黃(半兩)甘草(一兩炙微赤三十

    神仙退風(fēng)丹

    治大風(fēng)疾。

    知母貝母烏梅肉海桐皮金毛狗脊(去毛各等分)上為細(xì)末。煉蜜丸如桐子大。

    每日下。

    藥時忌為

    凌霄散

    (一名五九散出儒門事親)

    治癘風(fēng)。此疾非止肺臟有之。以其病發(fā)于鼻。從俗呼為肺

    瘡。乃血隨氣化也。氣既不施。則血為之聚。血既以聚。則使肉爛

    主之。以藥緩疏之煎耳。局方升麻湯下瀉青丸。余病各隨經(jīng)治。

    蟬殼地龍(炒)白僵蠶全蝎(各七個)凌霄花(半兩)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

    酒調(diào)下。

    天麻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大風(fēng)癩。

    天麻白茯苓(去黑皮各二兩)白附子(炮一兩半)白芷芎〔各三(二)兩〕附子(炮僵蠶(炒)桔梗(炒)馬牙硝(碾各一兩)丹砂(研三分)白龍骨(一兩)牛黃(研一分)麝香(研半兩)上除研外。搗羅為末。次將別研藥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溫酒下。空心日午臨臥服。治一切風(fēng)。要出汗即炒豆淋酒下。濃衣蓋覆之。

    石斛散

    (出圣濟(jì)總錄)

    治大風(fēng)疾。四肢不收不能反復(fù)。兩肩疼痛。身重腦急。筋攣不可行履

    足似錐刀所刺。此皆飲酒露臥傷于風(fēng)濕。從下上沖腹背強(qiáng)直。痹。營衛(wèi)不

    虛弱。血脈壅塞。怵惕不樂。囊下冷濕。

    蒼耳酒。療大風(fēng)惡疾。及一切諸風(fēng)。乃至骨髓中毒風(fēng)。令人充悅方。

    蒼耳(和莖葉花實刈取銼一石八月收)牛膝根(切一升)商陸根(切一斗白木色者)鼠粘即分拌汁九拌拌取胡麻須候米消不能者

    敗龜散

    治大風(fēng)緩急。四肢拘攣?;蚓冒c緩不收攝方。

    取龜釀酒飲之。皆瘥。

    苦參飲

    治諸癩

    草方

    療癩。

    取草一擔(dān)。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以漬洗瘡。不過三五度瘥。

    附子酒

    (出千金方)

    治大風(fēng)。冷痰癖脹滿。諸痹等病。祛風(fēng)除濕。經(jīng)絡(luò)散寒邪。用大附子一

    者。兩枚亦可。炮之。酒漬。春冬五日。夏秋三日。服一合。以瘥為度。日再服

    不治。

    治大風(fēng)

    (出本草)以蚺蛇肉一截。食之愈。

    昔泉州府盧元?dú)J?;即箫L(fēng)。唯鼻未倒。(五月五日。取蚺蛇膽欲進(jìn)?;蛟迫饪芍物L(fēng)。遂一截

    摩勒香方

    (出圣惠方)

    治大風(fēng)疾。

    摩勒香(一斤乳頭內(nèi)揀光明者是)上細(xì)研。入牛乳五升。甘草末四兩。于瓷盒中盛。

    都攪令日卻之。

    令于

    通天再造散

    (出三因方)

    治大風(fēng)惡疾。

    郁金(半兩生)大黃(一兩炮)白牽牛(六錢半生半炒)皂角刺(一兩炮經(jīng)年黑大者佳)上如不。

    神虎丸

    治大風(fēng)癩病。

    烏頭(生去皮臍)莨菪子吳茱萸(湯洗七遍)黑豆(生去皮各等分)上為末。

    滴水為丸。

    蛇床子散

    治大風(fēng)癩病。

    蛇床子莨菪子(等分)上為散。每量多少。濃煎汁洗瘡。逐日服神虎丸。十日瘡漸干。

    二圣散

    治大風(fēng)癘疾。眼昏咫尺不辨人物。眉發(fā)自落。鼻梁崩倒。肌膚有瘡。

    (一名追命再將皂角刺一二斤。燒灰研細(xì)。煎大黃半兩。調(diào)下二錢服之。一方用冷酒調(diào)下。瀉出黑蟲為驗疹若

    蔓荊丸

    治大風(fēng)。

    蔓荊子枸杞子牛蒡子(炒)黑牽牛(炒)胡麻白芷何首烏威靈仙荊芥穗獨(dú)活曬各半兩)二十四

    換肌丸

    治諸癩大風(fēng)疾。

    苦參(三兩)大楓油(一兩)上將苦參為細(xì)末。入大楓油及少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苦參丸

    治大風(fēng)癩。遍身癮疹如爛桃李大作瘡。經(jīng)年不愈。重者毛發(fā)脫落。

    苦參(十六兩銼搗取粉八兩)丹砂(研一兩一分)乳香(半兩炒軟放冷研再與丹砂末同研)溫水下二

    松脂醞酒方

    治大風(fēng)癩。皮膚瘙癢。搔之溶如麩片。宜安腑臟。去胃中伏熱。解咽干舌澀。

    除風(fēng)痹虛羸。治眉須墮落。久服輕身延年不老。

    松脂(二斗五升大山川谷六月采)黍米(二斗五升)細(xì)曲(一十五斤半)糯米(五斗)上水研作一如炊糯飯用夜可皮及

    治大風(fēng)癩。頑麻風(fēng)。紫點(diǎn)白癜。

    乳香(黃明者炒令軟冷搗)白膠香(光明好者)松脂(各五兩佳者)龍腦(三錢)上將上三入冷出曝

    第一浴法

    麻黃根地骨皮草烏頭(各二兩)上為銼散研樸硝二兩和勻。每用藥二兩。水一桶。

    椒搭避

    換骨丹

    九肋鱉甲(去裙)海蜈蚣(細(xì)銼各半兩)上以鹽泥固濟(jì)。候干?;鸫娑中?。為末。

    巴豆將用

    遇仙丹

    人參紫參(各一兩)苦參白僵蠶(去嘴各二兩)上為末。白面糊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

    疏風(fēng)散

    山梔子仁(一兩半)大黃白滑石熟地黃懸豆(酥炙焦黃各三兩)上為末。入樸硝半兩

    佛手膏

    去黑紫瘡核。

    斑蝥(七個去翅足)巴豆(七粒去皮)杏仁(二十粒去皮)紅娘子(七個去翅足)黃蠟鉛綠豆(一油煎令發(fā)化。

    子不黑臭膿

    去毒丹

    赤芍藥甘草白滑石(各半兩)樸硝大黃(各一分)巴豆(一枚去皮炒別研后入)黑牽丸。

    甘草散

    甘草白滑石(各半兩)山豆根(一兩)大黃(一分)上為末。每服一錢。蜜湯調(diào)下。

    日二

    解毒丸

    栝蔞根(三兩)甘草(半兩炒)大黃(一分生)樸硝(一分別研)上為末。面糊丸如綠豆大

    福神丹

    訶子(四個炒x)巴戟(炒)黑牽牛(生各半兩)甘遂(二錢)赤小豆(四十九粒生)上為末

    水膏藥

    敷貼破處及面腳上瘡。令生肉。

    陳皮(去灰土半斤炒紫色)陳米(半斤炒)藿香馬蹄香(各一兩)麝香(一錢別研)上為秘傳

    皂角湯

    治大風(fēng)。

    (一名通天再造散)皂角刺(燒半生半灰二錢)北大黃(一錢)輕粉(五分)上為末。酒調(diào)空心服。

    取下惡物。

    治大風(fēng)癩神效。

    東引桑枝(十二月采)東引柳枝(正月采各二斤)干槐子(十月采一斤各銼如豆粒大)上用絞熟紙蓋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取前煎三錢至五錢匕。用熱酒五合。

    調(diào)

    胡麻續(xù)饑散

    (一名乳香散)

    治大風(fēng)癩疾。

    黑豆方

    治大風(fēng)癩疾。

    黑豆(三升細(xì)粒者佳)天雄〔去皮臍生用五(兩)個〕烏頭〔去皮臍生用七(兩)個〕上銼浸夜勿

    百花煎

    治大風(fēng)癩疾。

    白蜜(二十兩)石榴(七顆酸者并皮用)生姜(去皮細(xì)切八兩)上先搗生姜、石榴。

    絞取重湯病根散

    黃精煎

    (出圣濟(jì)總錄)

    治大風(fēng)癩病。面赤疹起。手足攣急。身發(fā)瘡痍。及指節(jié)已落者。

    黃精〔生者十二兩(斤)〕白蜜(五斤)生地黃(肥者五斤)上先將黃精、生地黃洗凈。

    細(xì)煎為度。每用溫

    凝水石涂方

    (出圣濟(jì)總錄)

    治大風(fēng)癩病。

    凝水石(研為細(xì)末四兩)水銀(四兩)膩粉(一兩)上滴水研如薄泥。臥病患于密室。

    先將或次半歲

    治風(fēng)癩

    胡麻白大豆棗上同九蒸九曝。作團(tuán)食。令人不饑。延年斷谷。又合蒼耳子為散服之。

    治大風(fēng)

    大楓子肉白花蛇(一條)烏蛇(一條)上入烏藥順氣散末。粳米飯丸服。

    追風(fēng)散

    (一名神效追命散出永類鈐方)

    治大風(fēng)。神效。

    川大黃(實者)皂角刺(各半斤)川郁金(五兩)上為細(xì)末。每服三大錢。用真大楓油。

    入者藥不加芎同煎亦可。

    乳香煎

    (出圣惠方)

    治大風(fēng)腹臟有蟲。令人皮膚生瘡。語聲變。眉發(fā)落。

    乳香(三兩細(xì)研)雄黃〔三(二)兩細(xì)研〕預(yù)知子(一兩搗末)上先以香末。用水一斗。

    于下

    治大風(fēng)疾神效方

    (出圣惠方)水銀〔三(二)兩〕硫黃(一兩細(xì)研)松脂(煉成者二兩末)上同入銚子內(nèi)。火上結(jié)為砂子出。

    再服

    野狼毒散

    (出千金方)

    治惡疾。及大風(fēng)疾。

    野狼毒秦艽(各等分)上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五十日愈。

    蓖麻法

    (出仁存方)

    治癘風(fēng)。手指攣曲。節(jié)間疼痛不可忍。漸至斷落。及鼻壞者。亦治風(fēng)疾蓖麻(去殼)黃連(銼各二兩)上以小瓶子。入水一升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后。

    每用蓖云。

    神效散

    (出仁存方一名黃柏散)

    治大風(fēng)癩疾。肌肉潰。鼻柱蝕爛。

    黃柏(三錢)皂角刺(燒灰三錢)上研勻。作一服。用溫酒調(diào)??招姆砦痫嫶怂?。

    至二更不損用針

    治大風(fēng)

    苦參地龍(去土各等分)上為細(xì)末。看病淺深。多少隨意服。茶酒任下。不拘時候。

    蓖麻煎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大風(fēng)疾。

    蓖麻子(去皮十兩)黃連(去須五兩二味細(xì)銼以水一斗同煮令水盡控干不用黃連將蓖麻子細(xì)麻膏中拌

    蝦蟆丸

    (一名小蟲丸出圣惠方)

    治大風(fēng)。遍身生瘡。腹臟有蟲。發(fā)半落。語聲欲破。

    干蝦?。ㄒ粌沙袋S)肥長皂莢(一條先炒透后去皮弦以酒再炙)上為末。以竹管引入羊腸內(nèi)三瘥。

    治大風(fēng)瘡

    (出經(jīng)驗良方)用大楓子不拘多少。燒存性。研細(xì)羅過。與輕粉等分。用麻油調(diào)敷瘡上。極妙。如濕只干糝愈矣

    還肌煎

    (出圣濟(jì)總錄)

    治大風(fēng)耳穴鼻梁倒壞。

    杜落崖(一秤亦名克頗草)無灰酒五斗上和根莖葉細(xì)銼。置鍋內(nèi)。旋入酒煮令稠。

    濾去滓熱酒風(fēng)。

    苦參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大風(fēng)癩。及熱毒風(fēng)。瘡疥癩。

    苦參(于九月末旬掘取根去黑皮曝干用粉一斤)枳殼(去瓤麩炒六兩)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夜

    治癩

    (出肘后方)取白蜜一斤。生姜二斤。搗取汁。先秤銅鐺。令知斤兩。即下蜜于鐺中消之。又秤知斤兩。

    棗許具之

    治大風(fēng)疾。并壓丹石熱毒熱風(fēng)。手腳不遂。

    (出風(fēng)科集驗方)硝石(一大兩)生烏麻油(二大斤)上合內(nèi)鐺中以蓋口。以紙泥封固濟(jì)。勿令氣出。

    細(xì)進(jìn)火得所人在藥熱二七

    雄黃丸

    (出圣惠方)

    治大風(fēng)。身體若蟲走之狀。

    雄黃松脂(煉成)上等分。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以飲服十丸。日二。百日瘥。慎酒、肉、

    又療通身癩瘡方

    用蓮荷二十枚。鍛石一斗。淋取汁。合煮令極濃。以漬瘡半日許??蓴?shù)為之。

    治大風(fēng)神驗方

    (出圣惠方)通明乳香(二十兩)苦參(四兩肥好者細(xì)銼)上先用好酒五升浸苦參。于瓷瓶內(nèi)以重湯煮一復(fù)時。其鍋釜下火。亦不用絕猛。但令常小沸為候。經(jīng)一復(fù)時足。即取出濾去滓。只將好酒研攪妙。

    大麻仁酒法

    (出圣惠方)用大麻仁三升。水淘令凈。候干。以酒一斗。浸一宿后。和酒研取白汁。以生絹濾過。

    卻入

    紫茄子根散

    (出圣惠方)服前藥后。宜服。

    紫茄子根(切曝干搗取末一斤)白藥末〔三(二)兩〕甘草(炙赤取末一兩)上和令勻。

    治大風(fēng)疾

    (出圣惠方)煉成松脂〔三(二)兩〕杏仁(一升湯浸去皮尖雙仁)上先將杏仁搗碎。漸入水研絞取汁五一小盞

    何首烏散

    (出圣惠方)

    治大風(fēng)癩惡疾。

    何首烏(一斤入白米泔水浸一七日夏月逐日換水用竹刀子刮令碎九蒸九曬)胡麻子(四兩九

    治大風(fēng)半身不遂

    (出千金方)用蠶砂兩石熱蒸。分作直袋三枚。各受七斗。熱盛一袋著患處。如冷即取余袋。一根據(jù)前法。

    十日

    又方

    (出千金方)蒸鼠壤土。袋盛熨之。瘥即止。

    治諸癩大風(fēng)等疾

    (一名苦參丸出海上名方)用苦參為末。稀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苦參湯下。食后。去滓又煎湯沐浴。

    尤良

    治大風(fēng)

    用烏蛇三條。事治令凈。蒸熟去皮骨。取肉焙干為細(xì)末。用宿蒸餅為丸。如米粒大。以喂烏每服

    白花蛇造酒方

    (出瑞竹堂)

    治大風(fēng)。

    每白花蛇一條。蒸米一斗。缸底先用酒曲。次將蛇用絹袋盛之。頓于曲上。用紙封缸口。

    候尤佳。

    羊蹄根方

    治大風(fēng)癩裂口唇。

    皂角丸

    (出圣惠方)

    治大風(fēng)諸癩。

    肥長皂角(二十條先炙透后去皮弦其核自脫)上以皂角肉。用多酒。慢火煎得稠粘。

    濾出清風(fēng)病煎碎者

    得效方

    (出危氏方)

    治癘風(fēng)。即大惡疾癩是也。雖名曰風(fēng)。未必皆因風(fēng)。大率多是盛嗜欲。勞動氣

    血。熱發(fā)汗泄不避邪風(fēng)。使淫氣與衛(wèi)氣相干。則肌肉不仁。勞營衛(wèi)之氣泣濁。則附熱

    利。故色敗。皮膚瘍潰。鼻梁塌壞。或自作不仁極猥之業(yè)所致久。則或遍身白皮脫落如

    豆及綠豆?jié){。添熟水。三日一浴。一日

    末。蜜丸。溫水下三十七粒。日三服。一方

    治大風(fēng)

    (出本草)以驢頭去毛。煮汁。以漬曲醞酒服。

    治身上癩瘡

    以蒼耳子葉。煎水洗之。

    天門冬丸

    (出圣惠方)

    治大風(fēng)癩病。

    用天門冬去心。生用五斗。研絞取汁。納瓷器中。密蓋口。以蠟封。勿走藥氣。于凈室中經(jīng)溫

    淋渫方

    (出圣惠方)

    治大風(fēng)癩疾。

    用馬棘葉三斤為細(xì)末。夏月取馬棘青葉。與干末同搗。捏作餅子。曝干再為細(xì)末。每用三兩舊。

    治營氣不清。久風(fēng)入脈因而成癩。鼻壞色敗。皮膚癢潰。

    (出圣惠方)用黃精根。去皮洗凈。三斤。日中曝干令軟。納粟米飯甑中。同蒸之。二斗米熟為度。

    不拘

    烏蛇浸酒方

    治大風(fēng)癩病。

    治大風(fēng)

    用牝驢生脂。和生椒熟搗。綿裹塞耳。又治積年耳聾。狂癲不能語。不識人者。和酒服三

    蒴湯

    治癩風(fēng)痹。

    馬先蒿散

    治癩。

    蒿艾酒

    治癩疾。

    (出圣惠方)取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糯米一如釀酒法。候熟。絹濾飲之。凡惡疾遍體。

    面目

    又療風(fēng)身體如蟲行方

    (出千金方)用鹽一斗。水一石。煎減半澄清。溫洗浴三四遍。亦療一切風(fēng)。

    又方

    (出千金方)以淳灰汁洗面。不過一月日愈。

    又方

    (出千金方)以大豆?jié)n飯漿中。旦溫洗面。頭中癢。加少面沐頭。勿以水濯之。十洗必瘥。

    驅(qū)烏丸

    治大風(fēng)癩疾。皮肉頑麻不仁。或風(fēng)疹腫癢。浸淫惡瘡。

    以七月十五日取紫背浮萍。日干為末半斤。入好消風(fēng)散五兩。入水?dāng)?shù)碗煎熬。頻頻服之。

    天蓼粥方

    (出圣惠方)

    治大風(fēng)疾。

    取天蓼刮去粗皮。碎銼四兩。以水一斗。煎取汁一升。去滓。將汁煮糯米為粥??崭故持?。

    治大風(fēng)癩疾。肌肉頑痹。手足拘攣。久服輕身延年。好顏色不老。

    (一名大風(fēng)丸出圣惠方)用煉成松脂三斤。研如粉。以夾絹袋盛。每服空心及晚食前。暖無灰酒調(diào)下二錢。一方煉蜜百日

    上真散

    (出十便良方)

    治患癩。大風(fēng)疾。

    用浮萍草。三月采。不拘多少。凈淘三五次。窨五日。焙干為細(xì)末。不得見天日。食前空心

    通天再造散

    (出十便良方)

    治大風(fēng)。

    錦紋大黃(兩濕紙包裹煨熟切片焙干)皂角刺(一兩去刺皮取其莖者秤銼碎)上藥研為細(xì)末。每服十錢??招睦渚普{(diào)下。一方寸匕。至午時取下毒物如魚腦膠相似。

    如未

    雄黃膏

    雄黃(一兩水飛)白花蛇(全者一條五寸許煎酒浸一宿去骨炙干為細(xì)末)白沙蜜(一斤)杏酒調(diào)

    四圣保命丹

    (出衛(wèi)生寶鑒)大黃(半兩)黃柏(半斤)苦參(四兩)荊芥穗(四兩)蝦?。ㄒ粋€燒灰)上為細(xì)末。

    煉蜜

    祛風(fēng)散

    (出衛(wèi)生寶鑒)大蠶砂〔五(升)斤水淘三遍控干〕東行蝎虎(一個焙干為末用白面四五斤拌蠶砂為絡(luò)素曝

    柏葉湯

    (出衛(wèi)生寶鑒)東南枝上摘柏葉一秤。水一桶。煮三沸濾去滓。甕盛起。旋熬。調(diào)蠶砂服。初服苦澀。

    三藥。

    烏龍散

    (出衛(wèi)生寶鑒)倒懸青灰(二錢)烏雞子皮上用地瀝青二兩。調(diào)搽。

    又方

    (出海上名方)

    治諸癩大風(fēng)等疾。

    苦胡麻(半斤別搗)天麻(二兩)乳香(三分)上為細(xì)末。每服三錢。荊芥臘茶下。忌鹽、

    活血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大風(fēng)疾并諸風(fēng)。渾身頑麻。瘙癢成瘡。

    白花蛇(五兩須緊細(xì)者)草烏頭(十兩)川烏頭(五兩)防風(fēng)(二兩半)以上四味。用水同秤取頭生血竭(一兩別研)麝香(半分別研)上件和勻。臨服藥時。先于食前將真大楓油一錢。

    并麝減服

    地龍丸

    (出衛(wèi)生寶鑒)

    治大風(fēng)。一切風(fēng)毒生瘡。

    全蝎地龍(去土)蛇蛻(酒炒)香附子防風(fēng)胡麻子(別研以上各一兩)川烏(去皮尖)如梧桐子

    廬山胡以方。嘗患此病。在北方收效。傳方用。

    (出永類鈐方)杏仁鐵屑夜明沙樸硝地骨皮上等分為末。入柏子油內(nèi)煎三兩沸。去滓。用油搽。

    袁高致傳來一方。本云。以田菜子根。同枸杞子根等分。皆效。外有服藥并洗藥。

    (出永類蒼術(shù)(二兩半)白芷天麻白蛇凈遠(yuǎn)志肉全蝎自然銅牽牛(凈)北細(xì)辛白術(shù)兩)薄芎人為末。

    洗藥

    (出永類鈐方)蒼術(shù)防風(fēng)荊芥細(xì)辛川烏苦參麻黃地骨皮何首烏百草澤(各二兩)上銼散

    苦參丸

    (出澹寮方)

    治肺腎先受風(fēng)邪。腠理發(fā)作。遍身成瘡片片。皮膚燥澀。癢痛不已。大

    發(fā)不存。亦可服之。

    苦參香白芷荊芥蒼耳子(無則以莖葉代之)蔓荊子香附子撫芎(各三兩)上咀成膏

    苦參丸

    (出澹寮方)

    治心肺積熱。腎臟風(fēng)毒攻于皮膚。時生疥癩燥癢難忍。時出黃水。及大風(fēng)手足壞

    爛。眉毛脫落。一切風(fēng)疾。

    苦參〔二(三)十兩〕荊芥(去梗十六兩)上為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治癩方

    (出本草)煉松柏脂服之。昔趙翟病癩。歷年醫(yī)不瘥。家乃糧棄送于山穴中。翟自怨不幸。悲嘆涕泣中藥仙年畫晝。又夜見面上有彩女二人。長二三寸。面體皆具。但為小耳。常游戲其口鼻之間。如是且一童。乃入

    治大風(fēng)及諸惡瘡

    (出本草)以蝮蛇浸酒服之。昔宣城間山人。取蝮蛇一條。活著器中。以醇酒一斗投之。埋于馬溺處。

    皮有

    治風(fēng)癩

    (出本草)以胡麻合蒼耳子為散服之。

    治水癩偏大。上下不定疼痛。

    (出本草)以牡蠣不限多少。鹽泥固濟(jì)。炭三斤。令火盡。冷取二兩。干姜一兩炮。俱為細(xì)末。

    用冷

    治患大風(fēng)

    (出本草烏蛇浸酒方)

    治大風(fēng)

    (出風(fēng)科集驗方)釋普明齊州人。久止靈巖。晚進(jìn)五臺得風(fēng)疾。眉發(fā)俱墮。百骸腐潰。哀號苦楚。人不忍聞。

    三五生。

    書皆

    治大風(fēng)身癢。

    用蛇床子煎湯浴之瘥。

    治肺毒。瘡如大風(fēng)疾。

    用桑葉好者。凈洗過。熟蒸一宿后。日干為末。水調(diào)服二錢匕。

    治瘡疹及癩疾。

    用苦參五斤切。以好酒三斗。漬三十日。每飲一合。日二服。常服不絕。若覺痹即瘥。

    或取

    治癩方

    用干艾。隨多少浸曲。釀酒如常法。飲之。覺痹即瘥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圣濟(jì)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xué)全書。

    作者:
  • 作者:
    孫一奎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