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評注產科心法》 盤腸生

    作者: ?

    (附∶暑產、凍產)

    產有盤腸,臨產子腸先出,然后生子,如腸帶出,時以極潔凈不破損之漆器盛,隨用蓖麻子四十九粒,研爛,涂產母頭頂上,腸即收進。即用熱水洗去蓖麻子。如腸已干,磨刀水少許溫潤之,再以地理家好磁石煎服之,即收上。又方∶用麻油蘸火紙燃點,燈吹熄,以此煙熏產母鼻中,腸即收,此方甚善。

    又有暑產。在盛暑之月,熱氣蒸逼產母,頭昏面赤。用井水一盆,安于床邊,以收暑氣。倘有涼風雨時,亦宜閉門避之。

    有凍產者,言冬天嚴寒氣血凝滯,致兒不下,此害最深,宜身背向火,下體溫暖,血始流通,兒易生下。蓋腹痛時,宜緩待而坐盆,時宜速下,遲防誤事。急服佛手散與催生之藥,察情詳理,速與兒出。

    催生如神散

    百草霜(即鍋底煙煤。此物因恐血去多,紅見黑即止之意,產后勿用)。白芷(不見火)

    二物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用童便米醋和如膏,沸湯調服,或酒加童便熱服。

    神寢丸

    明滴乳香(五錢,另研) 枳殼(一兩,炒)

    二味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溫酒服三十丸。

    催生散

    黃蜀葵子(半合,研爛)

    以酒濾去渣溫服。

    催生之方甚多,難以修合者如兔腦丸之類,一時無覓處。然予亦未用,只以佛手散用者,多已應驗。今略備三方,取易者用。葉氏有母死子存不能出者,用水銀如彈子大,格口灌入喉口,捧起令下,一食頃,又捧令起,子即出矣。因注于此,備而不用。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