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黃(二錢)連翹(四錢)黃芩薄荷山梔子樸硝甘草(各一錢)上作一服,水二盅,入蜜一匙,竹葉十片,煎至三五沸,去渣,溫服,不以時(shí)候。
黃連黃柏黃芩大梔子(各二錢)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yuǎn)服。
大黃當(dāng)歸芍藥荊芥麻黃甘草(各一錢半)白術(shù)(三錢半)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薄荷少許,煎至一盅,去渣,不拘時(shí)溫服。
大黃瞿麥蓄車前子木通山梔子甘草(各一錢)滑石(二錢)加木香(加上作一服,水二盅,燈心二十莖,煎至一盅,不拘時(shí)溫服。
大黃黃芩黃柏(以上各等分)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又方去黃芩用黃連。
芍藥黃柏(去皮,各一兩)當(dāng)歸黃連(各半兩)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食前。
黃連黃柏黃芩大黃(各等分)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新水下。加梔子減大黃,名梔子金花丸。
大黃赤芍藥當(dāng)歸甘草(炒,各二錢)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渣溫服。
即涼膈散加黃連半兩。
犀角(鎊)黃連大黃芍藥甘草(各二錢半)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渣溫服,無(wú)時(shí)。
治心經(jīng)蓄熱,夏至則甚。
黃連(二兩)木通(一兩半)上為末,用生姜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用燈心湯下,日三服。
(公元 588 年)劉宋,雷斅著。三卷。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原書已佚,其內(nèi)容散見(jiàn)于《證類本草》中,近人有輯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大黃(二錢)連翹(四錢)黃芩薄荷山梔子樸硝甘草(各一錢)上作一服,水二盅,入蜜一匙,竹葉十片,煎至三五沸,去渣,溫服,不以時(shí)候。
黃連黃柏黃芩大梔子(各二錢)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yuǎn)服。
大黃當(dāng)歸芍藥荊芥麻黃甘草(各一錢半)白術(shù)(三錢半)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薄荷少許,煎至一盅,去渣,不拘時(shí)溫服。
大黃瞿麥蓄車前子木通山梔子甘草(各一錢)滑石(二錢)加木香(加上作一服,水二盅,燈心二十莖,煎至一盅,不拘時(shí)溫服。
大黃黃芩黃柏(以上各等分)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又方去黃芩用黃連。
芍藥黃柏(去皮,各一兩)當(dāng)歸黃連(各半兩)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食前。
黃連黃柏黃芩大黃(各等分)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新水下。加梔子減大黃,名梔子金花丸。
大黃赤芍藥當(dāng)歸甘草(炒,各二錢)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渣溫服。
即涼膈散加黃連半兩。
犀角(鎊)黃連大黃芍藥甘草(各二錢半)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渣溫服,無(wú)時(shí)。
治心經(jīng)蓄熱,夏至則甚。
黃連(二兩)木通(一兩半)上為末,用生姜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用燈心湯下,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