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氣功外氣療法》 揉腹壯丹功

    揉腹壯丹功是配合靜、動功練氣的輔助功法。兼練此功法,五臟堅實,內(nèi)氣壯盛,氣積不弛,氣力倍增,穴位開合靈敏,不致出偏。特別是練功已成,發(fā)氣治病之時,不練內(nèi)壯揉丹之類的功夫,則不能保持內(nèi)氣壯盛。雖大小周天已通(特別是意通),氣可循周天運轉,亦能隨意達于四肢。但是此時內(nèi)丹則虛,氣虛力薄。若此時持續(xù)練功,不發(fā)氣醫(yī)人之疾,尚能健身延年。若要發(fā)氣醫(yī)病,因內(nèi)尚不壯,而氣到穴開,衛(wèi)外之能力不足,很易受病理之氣的干擾,而影響自身,造成局部不適,或出現(xiàn)周身氣機紊亂,使長年練功之成果毀于發(fā)氣醫(yī)病。揉腹壯丹功,是兼壯內(nèi)氣的輔助功法之一,若長年堅持,必得效益,亦是發(fā)氣治病者必練功夫。

    揉之方法是:首先仰臥于床上,兩腿自然伸直,兩手放于體側,周身、內(nèi)臟放松,排除雜念,自然呼吸,舌抵上腭,將腹部衣帶解開,暴露揉的部位,按以下步驟練功。

    (一)腹部行功:

    1.將右手掌放于劍突下胃脘部約一掌大之部位,自右向左旋轉揉動,女則以左手自左向右。此因男左轉順陽為補,女右轉順陰為補之故。揉動時不可故意用力使手僵硬,要自然柔和,覺腹內(nèi)軟綿綿,是為正法,排除雜念,靜心內(nèi)觀,著意守中,意不外弛,勿忘勿助,自然呼吸,注意體會掌下綿綿悠悠,溫暖如春得氣之感,切勿手臂過度勞累。每次揉15~30分鐘,逐漸增至1小時。每天早、中、晚3次或早、晚2次.

    約行功月余,氣漸凝聚,胃覺增大,腹內(nèi)壯實,飲食增加,睡眠也好。其中脘部按之有堅實及氣充彈手之感覺,腹直肌也較堅硬或漸隆起,如運氣弩力則更明顯。此時自心口至腹上之中線,軟而有陷,為任脈不充之表現(xiàn),以掌根重點揉之,并握空拳自上而下輕輕敲擊。久練則無下陷,氣亦充實,至此約百日。

    2.以后行功則先用右掌揉腹右側,自肋下至腹股溝旋轉揉運12數(shù),再以同法以左掌揉運左腹側12數(shù),然后將右掌放于小腹部丹田處,自左而右,旋轉揉運。呼吸意念同上,15~30分鐘。揉后以空拳輕輕拍打。約百日,丹田及整個腹部氣機充盈、堅實而有彈力。

    3.然后行功,先用空拳捶擊胸之中線及兩側,后施用丹田之揉法。久行胸腹之氣皆堅實、充盈,是為任、沖二脈氣滿。

    (二)背腰部行功:此時可運氣入督脈,用特制之桑條棒或木槌自行打擊,或著人用空拳拍擊督脈及膀胱經(jīng)第一支線與第二支線處。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輕輕捶擊。然后以掌根揉之。凡捶擊后,必用掌根搓揉,令其氣機均潤。約百日,督脈之氣充滿,堅實。

    (三)四肢行功:當任、督二脈充實之后,就可自行或著他人用空拳或掌或特制工具拍擊上肢及下肢。自上而下,重點捶擊肌肉豐滿處。

    以上各種部位之捶擊,可用手法,亦可使用特制之沙袋、桑條棒或木槌進行捶擊。

    當功行約一年,則氣周全身,堅實而有力,衛(wèi)外之機能堅強,穴位閉開靈敏,不致受穢氣之干擾。以后只每日拿出一定時間揉腹,捶擊四肢,作為繼續(xù)鍛煉之用。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