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上盛下虛,心火炎上,口苦咽燥,微熱,小便赤澀,或欲成淋,并主之
石蓮肉 赤茯苓 人參 黃 甘草 麥冬 地骨皮 黃芩 車前子 地膚子(倍加)
上空心,水煎服。
一方 下焦無血,小便澀數(shù)而黃。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牛膝、甘草梢,并二神散,即海
上為末。每服二錢五分,多用燈草、木通、麥冬煎,入蜜少許,空心調(diào)服效。
一方 治老人氣虛而淋者,及溺有余瀝,并治之。
人參 白術(shù) 木通 梔子
各等,空心,水煎服。
一方 治婦人諸淋。用牛膝二兩,水五碗,煎至一碗,去渣,入麝香、沉香各少許調(diào)服。
小便內(nèi)下沙石,剝剝有聲,甚效。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yàn)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zé)岵「怀觥D承┎“赣型趺嫌凑Z。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治上盛下虛,心火炎上,口苦咽燥,微熱,小便赤澀,或欲成淋,并主之
石蓮肉 赤茯苓 人參 黃 甘草 麥冬 地骨皮 黃芩 車前子 地膚子(倍加)
上空心,水煎服。
一方 下焦無血,小便澀數(shù)而黃。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牛膝、甘草梢,并二神散,即海
上為末。每服二錢五分,多用燈草、木通、麥冬煎,入蜜少許,空心調(diào)服效。
一方 治老人氣虛而淋者,及溺有余瀝,并治之。
人參 白術(shù) 木通 梔子
各等,空心,水煎服。
一方 治婦人諸淋。用牛膝二兩,水五碗,煎至一碗,去渣,入麝香、沉香各少許調(diào)服。
小便內(nèi)下沙石,剝剝有聲,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