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圖經》 苦參

    作者: 蘇頌

    苦參(圖缺),生汝南山谷及田野,今近道處處皆有之。其根黃色,長五、七寸許,兩指粗細;三、五莖并生,苗高三、二尺以來;葉碎青色,極似槐葉,故有水槐名,春生冬凋;其花黃白,七月結實如小豆子。河北生者無花子。五月、六月、八月、十月采根,曝干用。古今方用治瘡疹最多,亦可治癩疾。其法∶用苦參五斤,切,以好酒三斗,漬三十日,每飲一合,日三。

    常服不絕,若覺痹,即瘥。取根皮末服之,亦良。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