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生寶鑒》(公元 1343 年)元.羅天益(謙甫)著。二十四卷,補遺一卷。內(nèi)容為“藥誤永鑒”、“名方類集”、“藥類法象“、“醫(yī)驗紀述”。補遺主要論述外感、傷寒等證。
查古籍
《衛(wèi)生寶鑒》(公元 1343 年)元.羅天益(謙甫)著。二十四卷,補遺一卷。內(nèi)容為“藥誤永鑒”、“名方類集”、“藥類法象“、“醫(yī)驗紀述”。補遺主要論述外感、傷寒等證。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瀉肺,下氣
體輕而虛。熟則四開象肺,故入肺。寒能清肺熱??嘈聊芙捣螝猓〞r珍曰∶錢乙補肺阿膠散用之,非取其補肺,取其清熱降氣,則肺自安也。其中阿膠糯米,乃補肺之正藥。昂按∶清熱降氣,瀉之即所以補之,若專一于補,適以助火而益嗽也)。
治痰嗽喘促,血痔 瘡,大腸經(jīng)熱( ,漏也,音閭,亦音漏。痔屬大腸,大腸與肺為表里。肺移熱于大腸,故腸風(fēng)痔 ,清臟熱則腑熱亦清矣。《千金》單服治水腫,以能瀉肺行水也),亦可吐蠱(湯劑中用之,多作吐)。
蔓生,實如鈴,去筋膜,取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