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補腎命,滑腸
甘酸咸溫。入腎經(jīng)血分。補命門相火,滋潤五臟。益髓強筋。
治五勞七傷,絕陽不興,絕陰不產(chǎn),腰膝冷痛,崩帶遺精,峻補精血(時珍曰∶補而不峻,故有蓯蓉之號)。驟用恐妨心,滑大便。
長大如臂,重至斤許。有松子鱗甲者良。酒浸一宿,刷去浮甲,劈破,除內(nèi)筋膜。酒蒸半日。又酥炙用。忌鐵(蘇恭曰∶今日所用,多草蓯蓉功力稍劣)。
(公元 1695 年)清.張溫(路玉、石頑)著。十六卷。采集歷代名家方論,編次成書。門類依據(jù)王肯堂《證治準繩》,方藥主治多依撩《薛己醫(yī)案》、張介實《景岳全書》,并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予以參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補腎命,滑腸
甘酸咸溫。入腎經(jīng)血分。補命門相火,滋潤五臟。益髓強筋。
治五勞七傷,絕陽不興,絕陰不產(chǎn),腰膝冷痛,崩帶遺精,峻補精血(時珍曰∶補而不峻,故有蓯蓉之號)。驟用恐妨心,滑大便。
長大如臂,重至斤許。有松子鱗甲者良。酒浸一宿,刷去浮甲,劈破,除內(nèi)筋膜。酒蒸半日。又酥炙用。忌鐵(蘇恭曰∶今日所用,多草蓯蓉功力稍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