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韭子丸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九:韭子丸處方

    韭子500克 甘草 桂心 紫石英 禹余糧 遠(yuǎn)志 山茱萸 當(dāng)歸 天雄 紫菀 薯蕷 天門冬 細(xì)辛 茯苓 菖蒲 僵蠶 人參 杜仲 白術(shù)干姜 芎藭 附子 石斛各45克 蓯蓉 黃耆 菟絲子 干地黃 蛇床子各60克 干漆120克 牛髓120克 大棗50枚

    制法

    上三十一味,為細(xì)末,牛髓合白蜜棗膏共搗三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房室過度,精泄自出不禁,腰背不得屈伸,食不生肌,兩腳軟弱。

    用法用量

    空腹時服15丸,一日二次??杉又?0丸。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一:韭子丸處方

    韭子2兩(以醋湯煮后,炒令如油麻者),牛膝(酒浸,切,焙)半兩,當(dāng)歸(切,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干姜(炮裂)半兩,人參半兩,芎藭半兩,大黃半兩,巴豆90粒(去皮心,麩炒,別研出油)。

    制法

    將前8味為末,入巴豆旋旋調(diào)和令勻,次下熟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虛勞積聚,滿悶疼痛,及一切風(fēng)勞冷氣,積年不愈,攻擊四肢,遍體酸疼,面無顏色,或即浮腫,腳膝虛腫,行步無力,大腸秘澀,常有結(jié)糞,膝冷腰疼,吃食無味。婦人虛冷血氣,年深不愈,氣攻四肢,心膈刺痛,經(jīng)脈不調(diào),面如蠟色,手足虛腫。

    用法用量

    每服2-3丸,空心以溫酒送下。取溏利為度。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一《千金》卷十九:韭子丸處方

    韭子1升,甘草1兩半,桂心1兩半,紫石英1兩半,禹余糧1兩半,遠(yuǎn)志1兩半,山茱萸1兩半,當(dāng)歸1兩半,天雄1兩半,紫菀1兩半,薯蕷1兩半,天門冬1兩半,細(xì)辛1兩半,茯苓1兩半,菖蒲1兩半,僵蠶1兩半,人參1兩半,杜仲1兩半,白術(shù)1兩半,干姜1兩半,芎藭1兩半,附子1兩半,石斛1兩半,蓯蓉2兩,黃耆2兩,菟絲子2兩,干地黃2兩,蛇床子2兩,干漆4兩,牛髓4兩,大棗50個。

    制法

    上為末,牛髓合白蜜、棗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房室過度,精泄自出不禁,腰背不得屈伸,食不生肌,兩腳苦弱。

    用法用量

    《千金方衍義》:世本干膠作干漆,傳寫之誤,萬無峻藥入于補(bǔ)益劑中,反倍諸味之理,觀禁精湯第三方用干膠可以類推。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韭子丸中助陽益氣,固精養(yǎng)榮,祛風(fēng)滌垢利竅之品無不畢具。凡陽衰不能統(tǒng)御陰精者,于中采擇數(shù)味便足成方,不必固守成法也。

    摘錄《千金》卷十九《圣惠》卷二十九:韭子丸處方

    韭子3合(微炒),鹿茸2兩(劈破,涂酥炙微黃),杜仲1兩半(去粗皮,微炙),干姜1兩(炮裂,銼),桑螵蛸2兩(微炒),白龍骨1兩,菟絲子2兩(酒浸1宿,曬干,別搗為末),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虛勞,小便白濁,及遺泄不知。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二十九《圣惠》卷三十:韭子丸處方

    韭子3合(微炒),鹿茸2兩(去毛,涂酥炙微黃),杜仲2兩(去皴皮,炙微赤,銼),干姜2兩(炮裂,銼),桑螵蛸2兩(微炒),白龍骨3兩,天雄2兩(炮裂,去皮臍),菟絲子3兩(酒浸3日,曬干,別搗為末),五味子2兩,山茱萸2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虛勞羸瘦,腎虛夢泄不知。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三十《圣惠》卷三十:韭子丸處方

    韭子1兩(微炒),鹿茸1兩半(去毛,涂酥炙微黃),桑螵蛸1兩(微炒),龍骨1兩半,車前子1兩,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干姜1兩(炮裂,銼),菟絲子2兩(酒浸3日,曬干,別研為末)。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虛勞,小便出精。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三十《圣惠》卷三十四:韭子丸處方

    韭子1兩,乳香1分,臭黃1分,干蝎半兩。

    制法

    上為末,消黃蠟成汁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牙齒有蚛蟲,疼痛甚者。

    用法用量

    即以瓷瓶子內(nèi),先著灰,燒1丸,用紙蓋,以筆管引煙出,熏牙蚛孔處。其蟲盡出?;?qū)⑺幤坑谒胫邪仓湎x盡下,撲在水中。

    摘錄《圣惠》卷三十四《外臺》卷十六引《深師方》:韭子丸處方

    韭子5合(熬),大棗5個,黃耆3兩,人參3兩,甘草(炙)3兩,干姜3兩,當(dāng)歸3兩,龍骨3兩,半夏(洗)3兩,芍藥3兩。

    制法

    上為末,以白蜜棗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虛勞,夢泄精。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每日3-4次。

    注意

    忌海藻、菘菜、羊肉、餳。

    摘錄《外臺》卷十六引《深師方》《圣惠》卷九十八:韭子丸處方

    韭子1兩(微炒令香),鹿茸1兩(去毛,涂酥炙令微黃),石斛3分(去根,銼),柏子仁3分,肉蓯蓉1兩(酒漫1宿,刮去皺皮,炙干),桂心3分(去皮),牛膝3分(去苗),澤瀉3分,川椒3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遠(yuǎn)志3分(去心),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蛇床子半兩,芎藭半兩,五味子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白術(shù)3分,薯蕷3分,巴戟3分,干姜半兩(炮裂,銼),黃耆3分(銼),楮實1兩(水淘去浮者,曬干,微炒),狗脊3分(去毛),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黃,銼),覆盆子3分。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下元虛憊,驚悸夢泄,腰腳無力,肌體羸瘦,顏色萎弱,食欲減少。

    用法用量

    每日30丸,漸加至40丸為度,空心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二:韭子丸處方

    韭子(炒)3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狐陰1具(炙黃)。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兒陰(疒頹)。

    用法用量

    1-2歲兒每服5丸,米飲送下,早晨、夜臥各1服。量兒大小加減。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二《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五:韭子丸處方

    韭子(微炒)1兩,巴戟天(去心)1兩,桑螵蛸(銼,炒)1兩,菟絲子(酒浸,別搗)1兩,牛膝(酒浸,焙)1兩,牡蠣(左顧者,火煅)1兩,熟干地黃1兩,干姜(炮)半兩。

    制法

    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秘精,補(bǔ)腎元,強(qiáng)志,解虛煩。主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鹽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五《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五:韭子丸處方

    韭子7升(凈揀)。

    制法

    上以醋湯煮千百沸,取出焙干,旋炒令作油麻香,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腎臟虛冷,腰胯酸疼,腿膝冷痹,夜多小便,夢寐遺泄,日漸羸瘦,面無顏色;女人惡露,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五《楊氏家藏方》卷九:韭子丸處方

    鹿茸1兩半,茴香(炒)1兩半,補(bǔ)骨脂(微炒)1兩半,遠(yuǎn)志(去心)1兩,龍骨(輕緊者,淬7遍)1兩,葫蘆巴(微炒)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韭子(炒香熟)1兩,金鈴子(去核,麩炒)1兩,麝香1錢(別研)。

    制法

    上為細(xì)末,將麝香同研勻,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水火不足,氣不升降,夜夢遺泄,精滑不禁。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食前煎人參、白茯苓湯送下,日3次。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九《魏氏家藏方》卷四:韭子丸處方

    家韭子(炒)、巴戟(去心)、益智子(炒)、白茯苓(去皮)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酒煮面湖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白濁。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溫酒或米飲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四《袖珍》卷二引《濟(jì)生》:韭子丸處方

    赤石脂(煅)1兩,韭子(炒)1兩,川牛膝(去蘆,酒浸)1兩,牡蠣(煅)1兩,覆盆子(酒浸)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桑螵蛸(酒炙)1兩,鹿茸(酒蒸,焙)1兩,肉蓯蓉(酒浸)1兩,龍骨(生)1兩,雞膍胵(燒灰)半兩,沉香(鎊,不見火)半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膀胱腎冷,小便白濁滑數(shù)無度。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鹽湯、鹽酒任下。

    摘錄《袖珍》卷二引《濟(jì)生》《醫(yī)統(tǒng)》卷七十:韭子丸處方

    韭子(炒)1兩,車前子1兩,菟絲子(酒煮另搗)1兩,天雄(制)1兩,龍骨1兩,鹿茸(去毛,酥炙)3分,桑螵蛸(炒)3分,干姜(炮)3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虛勞寒脫漏精。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黃耆湯送下。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七十《窮鄉(xiāng)便方》:韭子丸處方

    雞膍胵(燒灰)、螵蛸(酒炙)、龍骨、覆盆子(酒浸)、附子(炮)、牛膝、沉香、肉蓯蓉、赤石脂、牡蠣粉(煅)各等分。

    制法

    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陽不足。

    用法用量

    本方名韭子丸,但方中無韭子,疑脫。

    摘錄《窮鄉(xiāng)便方》《圣惠》卷九十八:韭子丸處方

    韭子2兩(酒煮10余沸,炒令干),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龍骨1兩,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鹿角屑1兩,山茱萸1兩,桂心1兩,車前子1兩,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補(bǔ)骨脂2兩(微炒),槐子1兩(黑大者,炒令香)。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下元虛憊,小便滑數(shù),虛損不足。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心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艾葉1斤,蒼術(shù)4兩,香附子4兩,吳茱萸4兩,橘皮4兩。制法上用米醋5升,慢火煮至醋干為度,曬干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婦人子宮久冷,赤白帶下。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淡醋湯送下。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三一......
  • 《魏氏家藏方》卷十:艾茸丸處方白艾葉(細(xì)銼末,醋半盞同煮,醋盡為度)半兩,當(dāng)歸(去蘆,酒浸)半兩,赤芍藥半兩,吳茱萸(湯泡7次,炒)半兩,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兩,天雄(炮,去皮臍,銼,再炒)半兩,沒藥(別研)半兩,蓽茇半兩,木香(不見火......
  • 別名艾葉回陽散處方硫黃5錢,雄黃5錢,艾茸1斤。功能主治陰瘡黑陷而不痛者。用法用量艾葉回陽散(《古方匯精》卷二)。摘錄《金鑒》卷六十二......
  • 處方生艾蒿數(shù)升。功能主治食諸肉骨哽。用法用量水、酒共1斗,煮取3-4升,稍稍飲之。摘錄方出《外臺》卷八引《肘后方》,名見《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四......
  • 別名艾葉酒處方白艾蒿10束(每束如升許大,凈擇水洗,銼細(xì))。制法煮取濃汁,拌曲末,一如常醞法,酒熟去糟取清酒。功能主治大風(fēng)癩病,身體面目俱有瘡痍,惡汁自出。用法用量艾葉酒(《圣濟(jì)總錄》卷十八)。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