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直格》 六步主位平脈

    作者: 未知

    初之氣∶自大寒日至春分,厥陰風(fēng)木之陽用事,而氣微。

    故曰冬至后日甲子少陽主,然冬至甲子斯無常準(zhǔn),以大約分之∶一月如在冬后,即大寒交初氣之分也。一歲六周甲子,以應(yīng)六氣。下皆仿此。(一氣正月、二月也)

    脈乍大、乍小、乍短、乍長,時(shí)物及風(fēng)木之象也。

    二之氣∶春分至小滿,少陰君火之位,陽氣清正在兩陽合明之間,故又云陽明主。

    脈弦也。

    三之氣∶小滿日至大暑,少陽相火之位,陽氣萬物皆盛,故亦云太陽主。

    脈洪大而長,天氣萬物人脈與造化同。

    四之氣∶大暑日至秋分,太陰濕土之位,天氣尚盛,而夏后陰已用事,故又云太陰主。此三陰三陽與六氣標(biāo)本之陰陽異矣。

    脈緩大而長。

    或云緊大而長者,傳寫之誤也。濕土主緩大而長,燥金主緊細(xì)而短澀,以萬物干濕明可見焉。時(shí)濕土盛,膚腠開通,汗液時(shí)泄,故脈雖大長而力緩,不能緊也。至秋后氣衰,寒涼乍閉,故雖微細(xì)而力緊也。

    五之氣∶秋分日以至小雪,陽明燥金之位,氣衰陰盛,故又云少陰主也。

    脈緊細(xì)而微。

    終之氣(一曰六之氣)∶小雪日以至大寒,太陽寒水之位,陰極而終盡,天氣之所收隱,故曰厥陰主。厥者盡也。

    脈沉短以敦(敦,濃也)。

    萬物收藏在內(nèi),寒氣閉塞而膚腠氣液不能散越,故脈沉短而反有力,敦濃而如石也。

    凡四時(shí)六位平脈大退,則時(shí)氣有余而為病。

    如春弦太過則風(fēng)為病。

    不及者氣衰而為病。

    四時(shí)脈微見為平,此言過微也,如秋脈微而兼夏脈之類也。

    反見他脈者,他氣有余而來為病也。

    遲為寒,而數(shù)為熱之類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