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查古籍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fù)①t(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太陽中 者.發(fā)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xì)而遲.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fā)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fā)熱甚.?dāng)?shù)下之.則淋甚.
中 、即中暑.暑亦六淫.太陽受之.則為寒熱也.然暑、陽邪也.乃其證反身重疼痛.脈反弦細(xì)而遲者.雖名中 .而實(shí)兼濕邪也.小便已.灑灑毛聳者.太陽主表.內(nèi)合膀胱.便已而氣餒也.手足逆冷者.陽內(nèi)聚而不外達(dá).故小有勞.即氣出而身熱也.口開前板齒燥者.熱盛于內(nèi).而氣淫于外也.蓋暑雖陽邪.而氣恒與濕相合.陽求陰之義也.暑因濕入.而暑反居濕之中.陰包陽之象也.治之者.一如分解風(fēng)濕之法.辛以散濕.寒以清暑可矣.若發(fā)汗則徒傷其表.溫針則更益其熱.下之則熱且內(nèi)陷.變證隨出.皆非正治暑濕之法也.
太陽中熱者. 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中熱、亦即中暑. 、即暑之氣也.惡寒者.
熱氣入則皮膚緩.腠理開.開則灑灑然.寒與傷寒惡寒者不同.汗出發(fā)熱而渴.知其表里熱熾.
胃陰待涸.求救于水.乃中暑而無濕者之證也.
太陽中 .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暑之中人也.陰虛而多火者.暑即寓于火之中.為汗出而煩渴.陽虛而多濕者.暑即伏于濕之內(nèi).為身熱而疼重.故暑病恒以濕為?。螡窦此灾问睿式饏T以一物瓜蒂.去身面四肢之水.
水去而暑無所根據(jù).將不治而自解.此中暑兼濕之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