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孫文垣醫(yī)案》 程氏婦小產(chǎn)后患赤痢

    作者: 孫一奎

    一程氏婦,吾孫門女也。小產(chǎn)后二十日矣,患赤痢,一日十余次,怯寒惡食,小腹脹痛。診之右寸滑大,知其虛中有熱,憶其惡露未凈,故小腹脹痛。??颇嗟はa(chǎn)后大補氣血之語,概施之,因而作痢。乃翁曰∶病尚怯寒,何云有熱?予曰∶書云惡寒非寒,明是熱癥由熱極而似水也。飲藥后當自知之。以白芍藥、當歸、滑石為君,桃仁、酒芩、酒連為臣,木香、桂皮、檳榔為佐,青皮為使。服下果去臭黑瘀血甚多,小腹頓寬,惟口干小水少,惡心,怕飲食,體倦,仍里急后重。人參、川芎、白芍藥各一錢,當歸一錢五分,酒連、陳皮各六分,木香二分,外與清六丸服下,熱除,痢減十之八矣。但大便不實,惡心、虛弱,以四君子湯加酒炒白芍藥、陳皮、木香、肉果、酒連、當歸養(yǎng)之而平。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柯琴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