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害〕苦寒性滑,血少目昏,停飲寒熱支滿,血虛腹疼,脾虛泄瀉者,并不宜服。
〔利〕苦咸寒,壯腎水以制心火,清肺金,善瀉無根浮游之火,兼能明目滋陰,色黑味咸,腎家要藥。
〔修治〕三八月采根曝干,或蒸過曬干用。勿犯銅器,餌之噎人喉,喪人目。
(公元 1695 年)清.張溫(路玉、石頑)著。十六卷。采集歷代名家方論,編次成書。門類依據(jù)王肯堂《證治準繩》,方藥主治多依撩《薛己醫(yī)案》、張介實《景岳全書》,并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予以參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害〕苦寒性滑,血少目昏,停飲寒熱支滿,血虛腹疼,脾虛泄瀉者,并不宜服。
〔利〕苦咸寒,壯腎水以制心火,清肺金,善瀉無根浮游之火,兼能明目滋陰,色黑味咸,腎家要藥。
〔修治〕三八月采根曝干,或蒸過曬干用。勿犯銅器,餌之噎人喉,喪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