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氣味辛微溫,無毒。主下氣殺谷,除飲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惡氣。久服通神明,輕身耐老。(《綱目》誤列中品,今改入上品。)
(紫蘇《本經(jīng)》名水蘇,始生九真池澤,今處處有之,好生水旁,因名水蘇,其葉面青背紫,晝則森挺,暮則下垂。氣甚辛香,開花成穗,紅紫色,穗中有細子,其色黃赤,入土易生。后人于壤土蒔植,面背皆紫者,名家紫蘇。野生瘠土者,背紫面青?!秳e錄》另列紫蘇,其實一種,但家野之不同耳。又一種面背皆青,氣辛臭香者,為薺 。一種面背皆白者,名白蘇,俱不堪入藥。)
紫蘇氣味辛溫,臭香色紫,其葉晝挺暮垂,稟太陽天日晦明之氣。天氣下降,故主下氣。
下氣則能殺谷,殺谷則能除飲食。除,消除也。味辛臭香,故辟口臭。辟口臭,則能去邪毒。
去愚按∶紫蘇配杏子,主利小便,消水腫,解肌表,定喘逆,與麻黃同功而不走泄正氣,故《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氣味辛微溫,無毒。主下氣殺谷,除飲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惡氣。久服通神明,輕身耐老。(《綱目》誤列中品,今改入上品。)
(紫蘇《本經(jīng)》名水蘇,始生九真池澤,今處處有之,好生水旁,因名水蘇,其葉面青背紫,晝則森挺,暮則下垂。氣甚辛香,開花成穗,紅紫色,穗中有細子,其色黃赤,入土易生。后人于壤土蒔植,面背皆紫者,名家紫蘇。野生瘠土者,背紫面青?!秳e錄》另列紫蘇,其實一種,但家野之不同耳。又一種面背皆青,氣辛臭香者,為薺 。一種面背皆白者,名白蘇,俱不堪入藥。)
紫蘇氣味辛溫,臭香色紫,其葉晝挺暮垂,稟太陽天日晦明之氣。天氣下降,故主下氣。
下氣則能殺谷,殺谷則能除飲食。除,消除也。味辛臭香,故辟口臭。辟口臭,則能去邪毒。
去愚按∶紫蘇配杏子,主利小便,消水腫,解肌表,定喘逆,與麻黃同功而不走泄正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