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崇原》 野狼毒根

    作者: 著者張志聰歿而書未成,后由弟子高世栻續(xù)成

    氣味辛平,有大毒。主治咳逆上氣,破積聚,飲食寒熱,水氣,惡瘡,鼠 疽蝕,鬼精蠱毒,殺飛鳥走獸。

    (野狼毒始出隴西秦亭山谷及奉高、太山諸處,今陜西州郡及遼石州亦有之。葉似商陸,莖葉上有毛,其根皮色黃,肉色白,以實(shí)重者為良,輕浮者為劣。陶隱居曰∶宕昌亦出之,乃言只有數(shù)畝地生,蝮蛇食其根,故為難得,今用出漢中及建平云。)

    野狼毒草有大毒,稟火氣也。氣味辛平,莖葉有毛,入水則沉,稟金氣也。稟金氣,故主治肺病之咳逆上氣。金能攻利,故破積聚。破積聚,則飲食壅滯而為寒為熱之病,亦可治矣。水氣,水寒之氣也。水氣而濡,則有惡瘡、鼠 、疽蝕,并鬼精蠱毒之病。野狼毒稟火氣而溫臟寒,故皆治之。又言其毒能殺飛鳥走獸,草以野狼名,殆以此故。李時(shí)珍曰∶觀其名,則知其毒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