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野桐、葉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樸樹、白帽頂
為大戟科野桐屬植物白背葉Mallotus apelta (Lour.) Muell.-Arg.以根及葉入藥。根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葉多鮮用,或夏、秋采集,曬干研粉。
微苦、澀,平。
根:柔肝活血,健脾化濕,收斂固脫。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子宮脫垂,脫肛,白帶,妊娠水腫。葉:消炎止血。外用治中耳炎,癤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根0.5~1兩;葉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或干葉研粉敷患處。
白帽頂、白膜葉(《嶺南草藥志》)。
《南寧市藥物志》
為大戟科植物白楸的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于山谷、村邊、路旁或灌木草叢中。分布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白楸又名:白背娘、白背桐、白樸樹、白泡樹、白面簡(jiǎn)、白鶴樹、白匏仔、白背木、白面虎、白吊栗、野桐、白面戟、木梗天青地白、白毛樹、野芙蓉、白林樹、橡皮柴、谷皮柴、白桃葉、白面風(fēng)。
灌木或小喬木,小枝、葉柄和花序均被灰白色星狀茸毛。葉互生,圓卵形,長(zhǎng)7~17厘米,寬5~14厘米,基部近截形或短截形,具2腺點(diǎn),先端漸尖,全緣或不規(guī)則3裂,有稀疏鈍齒,上面近無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狀茸毛,有細(xì)密棕色腺體;葉柄長(zhǎng)1.5~8厘米,密被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zhǎng)8~25厘米,被黃褐色茸毛;雄花簇生,萼片3~4,卵形,外被密毛,內(nèi)面有紅色腺點(diǎn),無花瓣,雄蕊多數(shù),花絲分離;雌花單生,花萼鐘狀,具不等的5裂,外被星狀茸毛,無花瓣,子房3室,密生星狀茸毛,花柱3。蒴果近球形,密生羽毛狀軟刺。籽粒小,圓形,色黑而有光澤?;ㄆ?~7月。果期10~11月。
《南寧市藥物志》:"寒,無毒。"
清熱,利濕,止痛,解毒,止血。治淋濁,胃痛,口瘡,痔瘡,潰瘍,跌打損傷,蛇咬傷,外傷出血。
《南寧市藥物志》:"清熱,利水,祛風(fēng)濕,止痛。治淋濁,痔瘡,跌打,蛇傷。止癢,消腫。"
內(nèi)服:煎湯,1.5~3錢。外用:研末撒或煎水洗。
①治胃痛嘔水:白背葉草頭浸男子尿一星期,取起洗凈曬干。每用二兩,雄雞一只去腸雜頭肺,水適量燉服,每星期一次。(《閩南民間草藥》)
②治鵝口瘡:白背葉適量蒸水,用消毒棉卷蘸水拭抹患處,一日三次,連抹兩天。(《嶺南草藥志》)
③治外傷出血,潰瘍:白背葉曬干,擦成棉絨樣收貯,出血時(shí)取適量貼上,外加繃帶固定。(《嶺南草藥志》)
④治皮膚濕癢:白背葉煎水洗。(《福建中草藥》)
⑤治產(chǎn)后風(fēng):白背葉、艾葉,酒煎服。(江西《草藥手冊(cè)》)
⑥治潰瘍:白背葉鮮葉搗爛,麻油或菜油凋敷。(江西《草藥手冊(cè)》)
⑦治跌打扭傷:鮮白背葉適量,搗敷。(蘇醫(yī)《中草藥手冊(cè)》)
治療慢性中耳炎:取干白背葉1兩研成粗末,加水半斤,置于加蓋的瓷盅內(nèi),隔水燉2小時(shí)以上,去渣,過濾,濾液內(nèi)加適量防腐劑。用時(shí)先將患耳膿水洗凈,藥棉拭干,再滴入藥液,每次3~4滴,每日3次。療程3~15天。77例經(jīng)1~12個(gè)月隨訪,痊愈32例,顯效24例,好轉(zhuǎn)21例。
本植物的根(白背葉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白鶴葉、白面戟、白面風(fēng)、白桃葉。
出自《貴州草藥》。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白背葉的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allotus apelta (Lour.)Muell.Arg.[Ricinus apelta Lour.]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路旁灌叢中或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白背葉 直立灌木或小喬木,高1.5-3m。小枝、葉柄和花序均被白色或微黃色星狀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zhǎng)1-8cm,密被白色星狀毛;葉闊卵形,長(zhǎng)4.5-23cm,寬3.5-16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平或短截形或略呈心形,具2腺點(diǎn),全緣或頂部3淺裂,有稀疏鈍齒,上面綠色,被星狀柔毛或近無毛,背面灰白色,密被星狀絨毛,有細(xì)密紅棕色腺點(diǎn);掌狀脈3條?;▎涡援愔辏恍刍ㄐ?yàn)椴环种蚍种Φ乃霠罨ㄐ?,頂生,長(zhǎng)15-30cm,被黃褐色絨毛;雄花簇生;具短?;蚪鼰o梗;萼3-6裂,裂片卵形,不等長(zhǎng),外面被密毛,內(nèi)面有紅色腺點(diǎn)。鑷合狀排列;無花瓣;花盤無腺體;雄蕊多數(shù),花絲分離,花藥2室;雌穗狀花序不分枝,頂生或側(cè)生,略比雄花序短,約15cm,果時(shí)圓柱狀;雌花單生;無柄;花萼鐘狀,3-5裂,裂片卵形,長(zhǎng)3-4mm,外被星狀絨毛;無花瓣;子房有軟刺,刺上密生星狀柔毛,3-4室,花柱3,短,基部連合,被皮刺及稠密星狀毛。果序圓柱形,長(zhǎng)2.5-15cm以上,直徑2-3cm;蒴果近球形,密被羽狀軟刺和灰白色或淡黃色星狀絨毛,軟刺長(zhǎng)2-6mm,種子近球形,黑色,光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性狀鑒別 單葉互生,具長(zhǎng)柄;葉片圓卵形,長(zhǎng)7-12cm,寬5-14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形或短截形,具2腺點(diǎn),全緣或不規(guī)則3淺裂,上面近無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狀毛,有細(xì)密棕色腺點(diǎn)。氣微,味苦、澀。
肝;脾經(jīng)
味苦;性平
清熱;解毒;祛濕;止血。主蜂窩組織炎;化膿性中耳炎;鵝口瘡;濕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外用:適量,搗敷;研末撒 ;或煎水洗。內(nèi)服:煎湯,1.5-9g。
1.《貴州草藥》:止血,生肌,排石。
2.《貴州藥植目錄》:順氣寬中,消食止痛。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野桐、葉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樸樹、白帽頂
來源為大戟科野桐屬植物白背葉Mallotus apelta (Lour.) Muell.-Arg.以根及葉入藥。根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葉多鮮用,或夏、秋采集,曬干研粉。
性味微苦、澀,平。
功能主治根:柔肝活血,健脾化濕,收斂固脫。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子宮脫垂,脫肛,白帶,妊娠水腫。葉:消炎止血。外用治中耳炎,癤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根0.5~1兩;葉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或干葉研粉敷患處。
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白背葉拼音注音Bái Bèi Yè別名白帽頂、白膜葉(《嶺南草藥志》)。
出處《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白楸的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村邊、路旁或灌木草叢中。分布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原形態(tài)白楸又名:白背娘、白背桐、白樸樹、白泡樹、白面簡(jiǎn)、白鶴樹、白匏仔、白背木、白面虎、白吊栗、野桐、白面戟、木梗天青地白、白毛樹、野芙蓉、白林樹、橡皮柴、谷皮柴、白桃葉、白面風(fēng)。
灌木或小喬木,小枝、葉柄和花序均被灰白色星狀茸毛。葉互生,圓卵形,長(zhǎng)7~17厘米,寬5~14厘米,基部近截形或短截形,具2腺點(diǎn),先端漸尖,全緣或不規(guī)則3裂,有稀疏鈍齒,上面近無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狀茸毛,有細(xì)密棕色腺體;葉柄長(zhǎng)1.5~8厘米,密被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zhǎng)8~25厘米,被黃褐色茸毛;雄花簇生,萼片3~4,卵形,外被密毛,內(nèi)面有紅色腺點(diǎn),無花瓣,雄蕊多數(shù),花絲分離;雌花單生,花萼鐘狀,具不等的5裂,外被星狀茸毛,無花瓣,子房3室,密生星狀茸毛,花柱3。蒴果近球形,密生羽毛狀軟刺。籽粒小,圓形,色黑而有光澤?;ㄆ?~7月。果期10~11月。
性味《南寧市藥物志》:"寒,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止痛,解毒,止血。治淋濁,胃痛,口瘡,痔瘡,潰瘍,跌打損傷,蛇咬傷,外傷出血。
《南寧市藥物志》:"清熱,利水,祛風(fēng)濕,止痛。治淋濁,痔瘡,跌打,蛇傷。止癢,消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外用:研末撒或煎水洗。
復(fù)方①治胃痛嘔水:白背葉草頭浸男子尿一星期,取起洗凈曬干。每用二兩,雄雞一只去腸雜頭肺,水適量燉服,每星期一次。(《閩南民間草藥》)
②治鵝口瘡:白背葉適量蒸水,用消毒棉卷蘸水拭抹患處,一日三次,連抹兩天。(《嶺南草藥志》)
③治外傷出血,潰瘍:白背葉曬干,擦成棉絨樣收貯,出血時(shí)取適量貼上,外加繃帶固定。(《嶺南草藥志》)
④治皮膚濕癢:白背葉煎水洗。(《福建中草藥》)
⑤治產(chǎn)后風(fēng):白背葉、艾葉,酒煎服。(江西《草藥手冊(cè)》)
⑥治潰瘍:白背葉鮮葉搗爛,麻油或菜油凋敷。(江西《草藥手冊(cè)》)
⑦治跌打扭傷:鮮白背葉適量,搗敷。(蘇醫(yī)《中草藥手冊(cè)》)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中耳炎:取干白背葉1兩研成粗末,加水半斤,置于加蓋的瓷盅內(nèi),隔水燉2小時(shí)以上,去渣,過濾,濾液內(nèi)加適量防腐劑。用時(shí)先將患耳膿水洗凈,藥棉拭干,再滴入藥液,每次3~4滴,每日3次。療程3~15天。77例經(jīng)1~12個(gè)月隨訪,痊愈32例,顯效24例,好轉(zhuǎn)21例。
備注本植物的根(白背葉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背葉拼音注音Bái Bèi Yè別名白鶴葉、白面戟、白面風(fēng)、白桃葉。
英文名Leaf of Whitebackleaf Mallotus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來源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白背葉的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allotus apelta (Lour.)Muell.Arg.[Ricinus apelta Lour.]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路旁灌叢中或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白背葉 直立灌木或小喬木,高1.5-3m。小枝、葉柄和花序均被白色或微黃色星狀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zhǎng)1-8cm,密被白色星狀毛;葉闊卵形,長(zhǎng)4.5-23cm,寬3.5-16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平或短截形或略呈心形,具2腺點(diǎn),全緣或頂部3淺裂,有稀疏鈍齒,上面綠色,被星狀柔毛或近無毛,背面灰白色,密被星狀絨毛,有細(xì)密紅棕色腺點(diǎn);掌狀脈3條?;▎涡援愔辏恍刍ㄐ?yàn)椴环种蚍种Φ乃霠罨ㄐ?,頂生,長(zhǎng)15-30cm,被黃褐色絨毛;雄花簇生;具短?;蚪鼰o梗;萼3-6裂,裂片卵形,不等長(zhǎng),外面被密毛,內(nèi)面有紅色腺點(diǎn)。鑷合狀排列;無花瓣;花盤無腺體;雄蕊多數(shù),花絲分離,花藥2室;雌穗狀花序不分枝,頂生或側(cè)生,略比雄花序短,約15cm,果時(shí)圓柱狀;雌花單生;無柄;花萼鐘狀,3-5裂,裂片卵形,長(zhǎng)3-4mm,外被星狀絨毛;無花瓣;子房有軟刺,刺上密生星狀柔毛,3-4室,花柱3,短,基部連合,被皮刺及稠密星狀毛。果序圓柱形,長(zhǎng)2.5-15cm以上,直徑2-3cm;蒴果近球形,密被羽狀軟刺和灰白色或淡黃色星狀絨毛,軟刺長(zhǎng)2-6mm,種子近球形,黑色,光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性狀性狀鑒別 單葉互生,具長(zhǎng)柄;葉片圓卵形,長(zhǎng)7-12cm,寬5-14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形或短截形,具2腺點(diǎn),全緣或不規(guī)則3淺裂,上面近無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狀毛,有細(xì)密棕色腺點(diǎn)。氣微,味苦、澀。
歸經(jīng)肝;脾經(jīng)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濕;止血。主蜂窩組織炎;化膿性中耳炎;鵝口瘡;濕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研末撒 ;或煎水洗。內(nèi)服:煎湯,1.5-9g。
各家論述1.《貴州草藥》:止血,生肌,排石。
2.《貴州藥植目錄》:順氣寬中,消食止痛。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