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多苞糙蘇

    別名

    野蘇子、香蘇、豯薟草[云南]

    來源

    唇形科多苞糙蘇Phlomis bracteosa Royle,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苦,微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除濕。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風(fēng)癱壅盛,萎痹不仁,白癲風(fēng),眉發(fā)脫落。全草3錢,水煎服或煉蜜為丸服。

    白帶:根5錢,水煎加酒為引服。

    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ā Tián Pào別名復(fù)盆子、大烏泡、烏沙莓、菜子泡、回頭龍、兩頭草、兩頭忙、烏泡倒觸傘、倒生根、烏龍毛、烏龍須、白龍須、過江龍[不定根]來源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插田泡Rubus coreanus Miq.,以果實(shí)、根及莖、藤著......
  • 拼音注音Chēnɡ Gāo Zhú別名油竹、白眉竹、花眉竹英文名Punting Pole Bambusa出處始載于《廣西藥用植物名錄》。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葉、葉芽或莖皮。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Bambusa pervariab......
  • 《中藥大辭典》:春不見拼音注音Chūn Bú Jiàn別名一朵云(《陜西中草藥》)出處《陜西中草藥》來源為陰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帶根全草。春、冬采挖,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林下陰濕處。分布河南、山西、陜西、甘肅、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 《中藥大辭典》:春尖油拼音注音Chūn Jiān Yóu出處《重慶草藥》來源為楝科植物香椿樹干流出的液汁。10~11月采收。功能主治治齁病。用法用量?jī)?nèi)服:同人乳蒸化,2~3錢。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春尖油拼音注音Chūn Jiān......
  • 拼音注音Chūn Shā Huā別名砂仁花(《中國(guó)醫(yī)學(xué)大辭典》)出處《飲片新參》來源為姜科植物陽春砂的花朵及花序梗。性狀干燥的花朵及花序梗,全體呈淡紫色,花朵細(xì)軟而??;花序梗長(zhǎng)20~30厘米,有節(jié);切段者長(zhǎng)2厘米。稍有香氣。性味《中國(guó)醫(yī)學(xu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