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春不見

    《中藥大辭典》:春不見拼音注音Chūn Bú Jiàn別名

    一朵云(《陜西中草藥》)

    出處

    《陜西中草藥》

    來源

    為陰地蕨科植物蕨蔡帶根全草。春、冬采挖,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于山谷林下陰濕處。分布河南、山西、陜西、甘肅、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莖短,直立,簇生多數(shù)肉質(zhì)狀根,干后呈褐色或暗褐色。總柄長15~30厘米。葉有營養(yǎng)葉與孢子葉之分,同生于總?cè)~柄上。營養(yǎng)葉闊三角形,幾無柄,薄革質(zhì),長15~20厘米,寬25~30厘米,3~4回羽裂;2回小羽片披針狀矩圓形,幾對生;末回小羽片披針狀矩圓形,羽狀淺裂,裂片狹長。孢子葉自營養(yǎng)葉的基部抽出,高出營養(yǎng)葉,孢子囊穗集合成圓錐花序狀,長6~16厘米,2次羽狀著生。

    性味

    《陜西中草藥》:"苦澀,涼。"

    功能主治

    ①《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平肝散結(jié)。治肺癰,結(jié)膜炎,勞傷,蛇咬傷,瘰疬。"

    ②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補(bǔ)虛潤肺,止咳化痰。治咳嗽、虛弱及病后聲啞。"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春不見拼音注音Chūn Bú Jiàn別名

    一朵云、蕨藄

    英文名Homlockleaved Moonwort,Rattlesnake Fern, Viginia Grape Fern出處

    出自《陜西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陰地蕨科植物蕨萁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Botrypus virginianus(L.)Holub[Osmunda virginiana L;Botrychium virginianum(L.) Sw.]

    采收和儲藏:春季采挖,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600-3200m的山谷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陜西、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莖短,直立,簇生多數(shù)肉質(zhì)狀根,干后呈褐色或暗褐色??偙L15-30cm。葉有營養(yǎng)葉與孢子葉之分,同生于總?cè)~柄上。營養(yǎng)葉闊三角形,幾無柄,薄革質(zhì),長15-20cm,寬25-30cm,3-4回羽裂;2回小羽片披針狀矩圓形,幾對生;末回小羽片披針狀矩圓形,羽狀淺裂,裂片狹長。孢子葉自營養(yǎng)葉的基部抽出,高出營養(yǎng)葉,孢子囊穗集合成圓錐花序狀,長6-16cm,2次羽狀著生。

    歸經(jīng)

    肺;肝經(jīng)

    性味

    苦;澀;涼;甘;微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平肝散結(jié);祛風(fēng)定驚。主肺癰;蛇咬傷;目赤;瘰疬;咳嗽;蛇毒;小兒急驚風(fēng);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平肝散結(jié)。治肺癰,結(jié)膜炎,勞傷,蛇咬傷,瘰疬。

    2. 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補(bǔ)虛潤肺,止咳化痰。治咳嗽、虛弱及病后聲啞。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òu Lǐ Zi別名老鴰眼、老烏眼。出處過去曾將《本經(jīng)》所載鼠李考證為本品,然根據(jù)植物分布,《本經(jīng)》等諸家本草所載鼠李并非本種,當(dāng)為鼠李科植物凍綠 Rhamnus utilis Decne.來源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達(dá)烏里鼠李的......
  • 拼音注音Chòu Lǐ Pí?jiǎng)e名鼠李皮。來源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達(dá)烏里鼠李Rhamnus davurica pall.的樹皮。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Rhamnus davurica Pall.采收和儲藏:夏末采收,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
  • 《中藥大辭典》:臭柏拼音注音Chòu Bǎi別名新疆圓柏、雙子柏(《中國高等植物圖鑒》),阿爾叉、霍寧-阿爾茨(蒙名)。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柏科植物沙地柏的枝葉、球果。春、夏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沙地、多石的干旱荒山和林下。分......
  • 《全國中草藥匯編》:臭梧桐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別名八角梧桐、山梧桐、臭桐柴、楸茶葉、后庭花來源馬鞭草科赪桐屬植物海州常山Clerodendron trichotomum Thunb.,以根、莖、葉入藥。春秋采根及莖,開花前采葉,......
  • 《中藥大辭典》:臭梧桐子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Zǐ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實(shí)或帶宿萼的果實(shí)。功能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藥》:“祛風(fēng)濕,平喘?!坝梅ㄓ昧績?nèi)臟:煎湯,3~5錢。外用:敷貼。復(fù)方①治氣喘及風(fēng)濕痛:臭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