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樹皮

    《中藥大辭典》:大樹皮拼音注音Dà Shù Pí別名

    梅榆、榆樹

    出處

    《云南中草藥遺》

    來源

    為榆科植物越南榆樹干內皮。秋末采集。刮去表面粗皮,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疏林中。分布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落葉喬木,高達15~20米,胸徑約30厘米,樹冠近圓形;樹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縱溝裂,小枝柔軟,有毛。單葉互生;革質;倒卵形至橢圓狀卵形,長2.5~4.5厘米,寬1~2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側脈約9對,纖細,平行;葉柄長2~4毫米,被短柔毛;托葉早落?;ㄐ蚩偁睿换ǖS色或淡紅色;萼片5,披針形至橢圓形。被緣毛;雄蕊4~5,突出。翅果倒卵形或近圓形,寬約1.2厘米,先端有凹口;種子位于中央?;ㄆ谠绱骸?/p>性味

    澀,平。

    功能主治

    收斂止血。治胃腸出血,尿血,各種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5~7分。外用:研末撒患處。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大樹皮拼音注音Dà Shù Pí出處

    出自《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

    藥材基源:為榆科植物常綠榆的樹皮或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Ulmus lanceaefolia Roxb.ex Wall.[U.tonkinensis Gagnep.]

    采收和儲藏:藥用內皮,秋末采集。剝除表面粗皮,洗凈,干燥,研粉。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雜木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常綠喬木,高8-15m。幼枝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4mm,被短柔毛;托葉早落;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6cm,寬1.5-3cm,先端短尖至漸尖,基部鈍圓,兩側近相等,上面沒中脈被疏毛,下面通常無毛,邊緣有鋸齒,齒端圓;側脈8-10對。花數(shù)朵簇生于葉腋,僅一部分伸出紅褐色芽鱗之外;花萼5裂,被緣毛;雄蕊4-5,伸出萼裂片之外。翅果倒卵形至近圓形,長18-20mm,寬13-16mm,先端深凹,凹缺內側具疏柔毛;種子先端近凹缺。果梗通常長5-9mm。花期冬、秋季,果期3-4月。

    性味

    澀;性平

    功能主治

    收斂止血;接骨消腫。主吐血;便血;尿血;外傷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研粉末,1.5-2.1g。外用:適量,研末撒布或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芥拼音注音Bái Jiè別名胡芥(《蜀本草》),蜀芥(《綱目》)。出處《唐本草》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莖葉。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多有栽培。原形態(tài)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莖較粗壯,高達1米,全體被稀疏粗毛。葉互生;莖基部的葉具長柄......
  • 《中藥大辭典》:白芥子拼音注音Bái Jiè Zǐ別名辣菜子(《中藥志》)出處《唐本草》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割取全株,曬干后,打下種子,除去雜質。生境分布主產安徽、河南、山東、四川、河北、陜西、山西等地。以安徽......
  • 拼音注音Bái Huā Dīnɡ Xiānɡ來源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白花歐丁香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ringa vulgarisL.f.alba(Weston)Vass.[S.vulgaris L.var.alba Weston]......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花丹拼音注音Bái Huā Dān別名白雪花、白皂藥、山波苓、一見消、烏面馬、火靈丹、假茉莉、猛老虎、白花巖陀來源為藍雪屬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以根和葉入藥。秋季采集,根曬干后入藥,鮮葉......
  • 拼音注音Bái Huā Jiǔ Lǐ Mínɡ別名白花、青羊藤、六月零、千里光、九里明、管芽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假東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lumea riparia (Bl.) DC. [Conyzarparia B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