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伏牛花

    拼音注音Fú Niú Huā別名

    隔虎刺花(《開寶本草》)

    出處

    《開寶本草》

    來源

    為茜草科植物虎刺。

    性味

    《開寶本草》:"苦甘,無毒。"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除濕,舒筋止痛。治風(fēng)濕痹痛,頭痛,四肢拘攣。

    ①《開寶本草》:"療久風(fēng)濕痹,四肢拘攣,骨肉疼痛。作湯主風(fēng)眩、頭痛,五痔下血。"

    ②《本草蒙筌》:"主大風(fēng)遍身碎痛。"

    復(fù)方

    ①治男女一切頭風(fēng),發(fā)作有時.甚則火腑熱秘:伏?;ā⑸揭痍?、桑寄生、白牽牛、川芎藭、白僵蠶、蝎梢各三錢,荊芥穗四錢。為末。每服二錢,水煎一沸,連滓服。(《楊氏護命方》伏?;ㄉⅲ?/p>

    ②治痛風(fēng):伏?;ㄒ粌?,煎汁,用酒沖服。(《浙江民間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uān Qiào Huā別名獨竹草、納鬧紅英文名Hispid Amischotolype出處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來源藥材基源:為鴨跖草科植物穿鞘花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ischotolype hispida (Le......
  • 《中藥大辭典》:穿魚藤拼音注音Chuān Yú Ténɡ別名大穿魚草、水楊柳、疏脈山茱萸出處《紅河中草藥》來源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全年可采,洗凈,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半山坡、溪邊、林陰處。分布陜西、甘肅、湖北至西南、華南等地。原......
  • 來源石竹科簇生卷耳Cerastium caespitosum Gilib.,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華北、西北和長江流域各省。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感冒,乳癰初起,疔疽腫痛。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全草搗......
  • 拼音注音Cū Yè Juǎn Bǎi別名肺筋草、石上柏、鳳尾草、鴨頭草、銀肺筋草英文名Roughleaved Spikemoss出處始載于《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吨袊幱脛游镏尽罚簯?yīng)用同于海龍。來源藥材基源:為卷柏科植物粗葉卷柏的......
  • 《中藥大辭典》:粗葉懸鉤子拼音注音Cū Yè Xuán Gōu Zi別名大葉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八月泡、牛尾泡、大竻壇(《廣西中草藥》)。出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粗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