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三白草

    《中國藥典》:三白草拼音注音Sān Bái Cǎo來源

    本品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Baill.的干燥根莖全草。根莖秋季采挖;全草全年均可采挖,洗凈,曬干。

    性狀

    本品根莖呈圓柱形,稍彎曲,有分枝,長短不等;表面灰褐色,粗糙,有節(jié)及縱皺紋,節(jié)上有須根,呈環(huán)節(jié)狀,節(jié)間長約2cm;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粉性。莖呈圓柱形,有縱溝4條,一條較寬廣;斷面黃色,纖維性,中空。單葉互生,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5cm,寬2~10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全緣,基出脈5條;葉柄較長,有縱皺紋??偁罨ㄐ蛴谥斉c葉對生,花小,棕褐色。蒴果近球形。氣微,味淡。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

    炮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切段,曬干。

    鑒別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10ml,浸漬過夜,濾過,濾液置蒸發(fā)皿內(nèi),自然揮干,有特異的芳香氣;加1%香草醛硫酸溶液,即顯紅色,放置后變?yōu)樗{紫色。

    歸經(jīng)

    歸肺、膀胱經(jīng)。

    性味

    甘,辛,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于小便不利,淋瀝澀痛,白帶,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外治瘡瘍腫毒,濕疹。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三白草拼音注音Sān Bái Cǎo別名

    水木通(《綱目拾遺》),五路白、白水雞(《福建民間草藥》),水伴深烏、白面姑(《廣西中獸醫(yī)藥植》),過塘蓮(《南寧市藥物志》),三點白、水牛草、水九節(jié)蓮(《江西民間草藥》),白花蓮、白葉蓮(《江西民間草藥驗方》),一白二白(《湖南藥物志》),田三白,土玉竹、白黃腳(《閩東本草》),五葉白、白桔朝、白花照水蓮(《福建中草藥》),天性草(《中草藥治腫瘤資料選編》)。

    出處

    《唐本草》

    來源

    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全草。四季均可采,洗凈,曬干。7~9月采收地上部分,曬干。

    生境分布

    生長在溝旁、沼澤等低濕低濕及近水的地方。分布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地下莖有須狀小根。莖直立,或下部伏地,有縱肋,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2~3厘米,基部抱莖;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6~14厘米,寬3~7厘米,先端尖或漸尖,基部心形略成耳狀,全緣或近全緣,綠色,兩面無毛,基出5脈;莖端花序下的葉2片或3片,常于夏初變?yōu)榘咨?偁罨ㄐ蛏谇o上端,與葉對生,長達14厘米;總花梗及花柄均有毛;花苞倒披針形,長約2毫米,邊生細毛;花兩性,無花被,出自花苞基部;雄蕊6,花絲與花藥等長;雌蕊1,由4心皮聯(lián)合而成,子房圓形,柱頭4,向外反曲。蒴果成熟后頂端開裂。種子圓形?;ㄆ?~8月。果期6~9月。

    本植物的根莖(三白草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

    化學(xué)成分

    全草含揮發(fā)油,油中主成分為甲基正壬酮。莖含可水解鞣質(zhì)1.722%。葉含槲皮素、槲皮甙、異槲皮甙、萹蓄甙、金絲桃甙、蕓香甙和可水解鞣質(zhì)O.544%。

    歸經(jīng)

    歸肺、膀胱經(jīng)。

    性味

    苦辛,寒。

    ①《唐本草》:"味甘辛,寒,有小毒。"

    ②《福建中草藥》:"苦辛,涼。"

    功能主治

    清利濕熱,消腫,解毒。治水腫,腳氣,黃疸,淋濁,帶下,癰腫,療毒。

    ①《唐本草》:"主水腫,腳氣,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積聚,消疔腫。"

    ②《本草拾遺》:"搗絞汁服,令人吐逆,除胸膈熱痰,亦主瘧及小兒痞滿。"

    ③《植物名實圖考》:"治筋骨及婦人調(diào)經(jīng)多用之。"

    ④《嶺南采藥錄》:"治淋濁,利小便,消熱毒。"

    ⑤《廣西中藥志》:"治婦女白帶及痧氣。"

    ⑥《本草推陳》:"治火淋,虛淋,黃疸。"

    ⑦《湖南藥物志》:"治痢疾,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6錢;或搗汁坎。外用: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復(fù)方

    ①治疔瘡炎腫:三白草鮮葉一握,搗爛,敷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繡球風(fēng):鮮三白草,搗汁洗患部。(《浙扛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三白草拼音注音Sān Bái Cǎo別名

    水木通、五路白、白水雞、白花照水蓮、天性草、田三白、白黃腳、白面姑、三點白、白葉蓮。

    英文名Chinese Lizardtail Rhiaomeor Herb, Herb of Purple Chinese Lizardtail出處

    出自《唐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ururus chinensis(Lour.) Baill.[Spathium chinensis Lour.]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以夏秋季為宜,收取地上部分,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長在溝邊、池塘邊等近水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河北、河南、山東和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原形態(tài)

    三白草階 多年生濕生草本,高達1m。地下莖有須狀小根。莖直立,粗狀,無毛。單葉互生,紙質(zhì),密生腺點;葉柄長1-3cm,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略抱莖;葉片闊卵狀披針形,長5-14cm,寬3-7cm,先端尖或漸尖,基部心形,略成耳狀或稍偏斜,全緣,兩面無毛;花序下的2-3片葉常于夏初變?yōu)榘咨?,呈花瓣狀??偁罨ㄐ蛏谇o上端與葉對生,長10-20cm,白色;總狀花梗及花柄被毛;苞片近匙形或倒披針形,長約2mm;花兩性,無共被;雄蕊6枚,花藥長圓形,略短于花絲;雌蕊1,由4心皮組成,子房圓形,柱頭4,向外反曲。蒴果近球形,直徑約3cmm,表面多疣狀凹起,熟后頂端開裂。種子多數(shù),圓形?;ㄆ?-8月,果期6-9月。

    栽培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濕潤氣候,耐蔭,凡塘邊、溝邊、溪邊等淺水處或低洼地均可栽培。發(fā)芽需低溫,在7.6-12.4℃有光照條件下,經(jīng)過34d,發(fā)芽率約72%。種子千粒重0.75g。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秋季果實開始開裂,開支未脫落但充分成熟時采下果實,搓出種子,除去雜質(zhì),開淺溝條播,覆土1-1.5cm。分株繁殖,4月份挖取地下莖,切成小段,每段具有2-3個芽眼,按行、株距各30cm栽下,每穴栽1株。田地間管理生長期間,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并注意清除雜草。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莖圓柱形,有4條縱溝,1條較寬;斷面黃色,纖維性,中空。葉多皺縮互生,展平后葉片卵形或卵形披針狀,長4-15cm,寬2-10cm;先端尖,基部心形,全緣,基出脈5條;葉柄較長,有縱皺紋。有時可見總狀花序或果序,棕褐色。蒴果近球形。氣微,味淡。以葉多、灰綠色或棕綠色者為佳。顯微鑒別出 葉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胞略成多角形,角質(zhì)紋理明顯;表皮細胞間有油細胞散在,圓形,直徑32--44μm,內(nèi)含黃色油滴。下表皮氣孔為不定式。另少數(shù)多細胞腺毛,由2-3細胞組成,長40-70μm,基部直徑12-16μm。橫切面可見上表皮細胞下有1列方形或切向延長的棕色細胞。

    毒性

    萹蓄甙小鼠ipLD50為1.173g/kg小鼠ip致死量后,多于10-20min發(fā)生陣攣性驚厥致使呼吸停止而死亡。金絲桃甙對小鼠ip的LD50為0.5g/kg。

    化學(xué)成分

    三白草葉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tin-3-L-arabinoside),金絲桃甙(hyperin)及蕓香甙(rutin)。莖、葉均含可水解鞣質(zhì)。全草含水量揮發(fā)油,其主成分為甲基壬基甲酮(methyl-n-nonylketone)。

    藥理作用

    1.50%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

    2.本品所含萹蓄甙:v0.5mg/kg,對麻醉犬有利用尿作用,增加劑量時作用更顯著。對大鼠,不論ig或sc,34mg/kg即產(chǎn)生顯著的利尿作用,強度不如氨茶堿,但其毒性僅為氨茶堿的1/4。

    3.本品葉中所含金絲桃甙具明顯的抗炎作用,大鼠植入羊毛球后,每天20mg/kgip共7d,能顯著抑發(fā)炎過程,還有較強的止咳作用和抑制眼醛糖還原酶的作用,可能對預(yù)防糖尿病性白內(nèi)障有益。

    炮制

    本品洗凈、陰干、切段、備用

    鑒別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2g,石油醚10ml,浸漬過夜,濾過,濾液置蒸發(fā)器內(nèi),自然揮干革命,有特異的芳香氣;加1%香草醛硫酸液,即顯紅色,放置后變?yōu)樗{紫色。(2)薄層色譜取水蒸餾所得揮發(fā)油,用乙醚稀釋后作供試品溶液。另取甲基正壬基酮少量用乙醚溶解作對照液。供試品及對照品分別占于同一硅膠G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1)展開,噴以磷鉬酸(10%乙醇溶液),110℃加熱10min,斑點顯藍色,再噴以2,4-二硝苯肼顯色,與甲基正壬基酮相對應(yīng)的斑點顯黃色。

    歸經(jīng)

    肺;脾;胃;大腸經(jīng)

    性味

    苦;辛;寒

    注意

    脾胃虛寒者忌服

    功能主治

    清熱利水;解毒消腫。主熱淋;血淋;水腫;腳氣;黃疸;痢疾;帶下;癰腫瘡毒;濕疹;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30g;鮮品倍量。外用:鮮品適量,搗爛外敷,或搗汁飲。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水腫,腳氣,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積聚,消疔腫。2.《本草拾遺》:搗絞汁服,令人吐逆,除胸膈熱痰,亦主瘧及小兒痞滿。3.《植物名實圖考》:治筋骨及婦人調(diào)經(jīng)多用之。4.《嶺南采藥錄》:治淋濁,利小便,消熱毒。5.《廣西中藥志》:治婦女白帶及痧氣。6.《本草推陳》:治火淋,虛淋,黃疸。7.《湖南藥物志》:治痢疾,蛇咬傷。

    摘錄《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匯編》:三白草拼音注音Sān Bái Cǎo別名

    白面姑、白舌骨、塘邊藕

    來源

    為三白草科三白草屬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 Baill.,以根狀莖全草入藥。根狀莖于秋季采挖;全草四季均可采收,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潮濕地及進水便處。分布于中南、西南和陜西、江蘇、福建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狀莖肉質(zhì),白色,有須狀根。莖直立,有棱脊,無毛。單葉互生,具長柄,柄表面有條紋,葉片卵形或披針狀卵形,長5~12厘米,寬2~6厘米,先端尖或長尖,基部心形或呈耳形,全緣,兩面均無毛;在莖端花序下的2~3片葉,開花時常為乳白色;托葉與葉柄合生,故葉柄基部寬大。夏季開花,總狀花序于枝頂與葉對生,花序梗有毛;花小,無花被;雄蕊6個;雌蕊由4個近完全合生的心皮組成,柱頭4個,向外卷曲。蒴果,成熟后頂端分裂為4各果爿;每個分果爿近球形,表面多疣狀突起,不開裂。

    栽培

    喜溫暖低濕環(huán)境,耐陰,可利用溝邊和低濕處種植。用地下莖繁殖。春季挖取帶芽地下莖,切成4~5寸根段,按行株距1尺栽種。載時務(wù)必使芽向上。在水田栽培時,水不宜過深。

    化學(xué)成分

    根、莖、葉均可水解鞣質(zhì)。葉片含黃酮類化合物:槲皮素、金絲桃甙(hyperin, C21H20O12)及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

    性味

    甘、辛、寒。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解毒消腫。主治:尿路感染,尿路結(jié)石,腎炎水腫,白帶;外用治疔瘡膿腫,皮膚濕疹,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復(fù)方

    1、腹肌膿腫:鮮三白草根3~4兩,水煎服,藥渣搗爛外敷。

    2、肝癌:三白草根、大薊根各3~4兩,分別煎水,去渣后加白糖適量飲服,上午服三白草根,下午服大薊根。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枝蓮拼音注音Bàn Zhī Lián別名并頭草、狹葉韓信草、牙刷草、四方馬蘭英文名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 Don [S. ......
  • 拼音注音Bàn Fēnɡ Hé別名翻白葉樹、紅半楓荷、大葉半楓荷、白背楓、陰陽葉、鐵巴掌、半梧桐、番張麻、米紙來源為梧桐科翅子樹屬植物異葉翅子木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hance,以根或莖枝入藥。全年可采,分別......
  • 《中藥大辭典》:半楓荷葉拼音注音Bàn Fēnɡ Hé Yè出處《廣西中草藥》來源為梧桐科植物翻白葉樹的葉。功能主治治外傷出血。用法用量半楓荷鮮葉搗爛敷患處;或焙干研末撒患處。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半楓荷葉拼音注音Bàn Fēnɡ......
  • 《中藥大辭典》:半楓荷根拼音注音Bàn Fēnɡ Hé Gēn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梧桐科植物翻白葉樹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砂質(zhì)土山坡、平原、丘陵地疏林或密林中。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產(chǎn)廣東、廣西。原形態(tài)翻白葉樹,......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柱花別名出泡草、白泡草來源爵床科半柱花Hemigraphis procumb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廣西。性味微辛,涼。功能主治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痢疾:全草3~5錢,水煎服。跌打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