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鳳眼果根

    拼音注音Fènɡ Yǎn Guǒ Gēn來源

    藥材基源:為梧桐科植物蘋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內(nèi)或灌叢中,亦有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蘋婆 喬木,高達(dá)10m。樹皮黑褐色,小枝幼時略被星狀毛。葉互生;葉柄長2-3.5cm;葉片薄革質(zhì),長圓形或橢圓形,長8-25cm,寬5-15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或鈍,兩面均無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披散,長達(dá)20cm,有短柔毛;花單性,無花冠;花萼淡紅色,鐘狀,外面被短柔毛,5裂,裂片條狀披針形,先端漸尖且向內(nèi)曲,在先端互相粘合,與鐘狀萼筒等長;雄花較多,雌雄蕊柄彎曲,無毛,花藥黃色;雌花較少,略大,子房圓球形,有5條溝紋,密被毛,花柱彎曲,柱頭5淺裂。蓇葖鮮紅色,厚革質(zhì),長圓狀卵形,長約5cm,寬約2-3cm,先端有喙,每果內(nèi)有種子1-4顆。種子橢圓形或長圓形,黑褐色,直徑約1.5cm?;ㄆ?-5月,但少數(shù)植株在10-11月??傻?次開花。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主胃潰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鸊鷉拼音注音Pì Tī別名鷉、須贏(《爾雅》),刁鴨(《食療本草》),油鴨(《綱目》),水鸰仃(《醫(yī)林纂要》),水葫蘆(《中國動物圖譜·鳥類》)。出處《本草拾遺》來源為鸊鷉科動物小鸊鷉的肉或全體。生境分布分布亞洲東部的湖沼或......
  • 拼音注音Bǎo Yóu別名地鵏油、老鵏膏來源鶴形目鴇科大鴇Otis tarda L.,以脂肪入藥。生境分布我國東部地區(qū)的西部,冬遷我國北部。炮制冬至翌春獵捕,捕后去毛及內(nèi)臟,煮肉,將漂于上面的油脂收集起來,再放入鍋內(nèi),煉去水分,放涼即得脂肪......
  • 《中藥大辭典》:鴇肉拼音注音Bǎo Ròu出處《飲膳正要》來源為鴇科動物大鴇的肉。生境分布棲于空曠的草原上,善奔馳,常成群覓食,食物以植物質(zhì)為主。繁殖于我國北部,遷至華北平原越冬。原形態(tài)大鴇,又名:獨(dú)豹(郭璞),鴇(《飲膳正要》)。嘴鉛灰色......
  • 《全國中草藥匯編》:鼻涕果別名蜜心果、粘心果來源水東哥科水東哥屬植物錐序水東哥Saurauia napaulensis DC.,以根及果入藥。根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曬干或鮮用。性味苦,涼。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腫,止血。用于骨折,跌打損傷,創(chuàng)......
  • 拼音注音Bí Yān出處《綱目拾遺》來源為茄科植物煙草的葉和入其他藥材后制成的粉末。功能主治《綱目拾遺》:“通關(guān)竅,治驚風(fēng),明目,定頭痛,辟疫?!啊澳茏凤L(fēng)發(fā)汗?!坝梅ㄓ昧客庥茫捍け恰V品ā稄V大新書》:“造鼻煙法:香白芷二分,北細(xì)辛八分,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