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海尼豆瓣綠

    拼音注音Hǎi Ní Dòu Bàn Lǜ別名

    狗骨頭、散血丹

    出處

    《云南中草藥》

    來源

    為胡椒科植物海尼豆瓣綠全草。全年可采。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叢中。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半肉質(zhì)草本,高5~17厘米。莖直立,圓柱形。三葉輪生,葉片闊矩圓狀卵圓形,全緣,無托葉。穗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花極小,兩性,有苞片;雄蕊2;子房1室,有胚珠1顆。漿果,極小,不開裂。

    性味

    甘,涼。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治胃出血,鼻衄,腫瘤。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2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ì Yú Yè來源藥材基源:為榆科植物刺榆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miptelea davidii (Hance)Planch.[Planera davidii Hance;Zelkova davidii Bean]采收和儲......
  • 拼音注音Cì Yú Pí出處1.刺榆皮入藥,始載于《本草拾遺》,云“江東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實。”2.《蜀本草》按《爾雅疏》云:“榆之類有十種,葉皆相似,皮及木理異耳,而刺榆有針刺如柘,其葉如榆,瀹為疏,美滑于白榆。”可見,古......
  • 拼音注音Cì Huái別名洋槐、刺兒槐來源豆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以花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西北、華北、華東?;瘜W(xué)成分葉含有刺槐甙(acaciin,C28H32O13·4H2O)、刺槐素(acacetin,C1......
  • 《中藥大辭典》:刺槐花拼音注音Cì Huái Huā出處《貴州民間方藥集》來源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6~7月采。生境分布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原形態(tài)刺槐,又名:洋槐、胡藤。落葉喬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樹皮褐色,有深裂槽;枝上具刺針。葉互生;......
  • 《中藥大辭典》:刺沙蓬拼音注音Cì Shā Pénɡ別名豬毛菜、大翅豬毛菜(《東北植藥圖志》),扎蓬棵(《中國藥植圖鑒》),風(fēng)滾草(《吉林中草藥》)。出處《中國藥植圖鑒》來源為藜科植物刺沙蓬的全草。夏季開花時割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沙質(zh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