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紅絲線

    《全國中草藥匯編》:紅絲線拼音注音Hónɡ Sī Xiàn別名

    紅絲線草、山藍(lán)、紅藍(lán)、青絲線、四川草

    來源

    爵床科紅絲線草屬植物紅絲線Peristrophe roxburghiana (Schult.) Brem.,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

    甘、淡,涼。

    注意

    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散瘀止血。用于肺結(jié)核咯血,肺炎,糖尿??;外用治跌打損傷腫痛。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紅絲線拼音注音Hónɡ Sī Xiàn別名

    紅藍(lán)、山藍(lán)(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青紅線(《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出處

    《嶺南采藥錄》

    來源

    為爵床科植物山藍(lán)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多為栽培,亦有野生于山坡、荒地、路旁。分布我國南部。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達(dá)50厘米。莖多分枝,下部匍匐生根,節(jié)稍膨大,呈膝屈狀;嫩枝被柔毛。葉對(duì)生,闊卵形或卵形,長(zhǎng)1.5~5厘米,寬1~4厘米,兩面被毛?;ㄗ霞t色,排成腋生或頂生聚傘花序,花序枝端有1對(duì)卵形葉狀苞片,內(nèi)有花3朵,通常僅1朵發(fā)育;花冠2唇形,下唇3裂。果棒狀,2室,成熟時(shí)縱裂,胎座不上升;種子4顆,扁球形?;ㄆ诙?。

    性味

    《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味甘淡,性涼。"

    功能主治

    ①《嶺南采藥錄》:"治痰火咳嗽,吐血。"

    ②《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肺熱,止咳。治咳嗽痰多,內(nèi)傷咳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者1~2兩)。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堊拼音注音Bái è別名白涂(《說文》),白善土(《別錄》),白土子(《本草衍義》),畫粉(《綱目》)。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沉積巖類巖石白堊的塊狀物或粉末。原形態(tài)由方解石質(zhì)點(diǎn)和有孔蟲,軟體動(dòng)物和球菌類的方解石質(zhì)碎屑組成。為白......
  • 拼音注音Bái è Tiě Xiàn Jué別名豬鬃草來源藥材基源:為鐵線蕨科植物白堊鐵線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diantumgravesii Hance[A.leveillei Christ;A.gravesii Hance v......
  • 《中國藥典》:白頭翁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別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英文名RADIX PULSATILLAE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
  • 《中藥大辭典》:白頭翁花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 Huā出處《綱目》來源為毛莨科植物白頭翁的花蕾。功能主治《綱目》:“治瘧疾寒熱,白禿頭瘡。“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1~2錢。外用:研末調(diào)敷。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 《中藥大辭典》:白頭翁莖葉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 Jīnɡ Yè別名白頭翁草(《圣濟(jì)總錄》)。出處《日華子本草》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的莖葉。功能主治治腰膝肢節(jié)風(fēng)痛,浮腫及心臟病。①《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fēng)氣及暖腰膝,明目,消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