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鹿角膠丸

    《重訂嚴(yán)氏濟(jì)生方》:鹿角膠丸處方

    鹿角膠15克 油頭發(fā)灰 沒藥(另研)各9克

    制法

    上藥為末,用白茅根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益精止血。治房室勞傷,小便尿血。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時鹽湯送下。

    摘錄《重訂嚴(yán)氏濟(jì)生方》《醫(yī)學(xué)正傳》卷四:鹿角膠丸處方

    鹿角膠500克 鹿角霜 熟地各250克 當(dāng)歸身120克 人參 川牛膝 菟絲子 白茯苓各60克 白術(shù) 杜仲各60克 虎脛骨(酥炙)龜版(酥炙)各30克

    制法

    上為細(xì)末,另將鹿角膠用無灰酒450毫升烊化,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補(bǔ)腎益精,強(qiáng)筋壯骨。治痿證。血?dú)馓撊?,兩足痿軟,不能行動,久臥床褥者。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空腹時用姜鹽湯下。

    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四《萬氏家抄方》卷五:鹿角膠丸處方

    鹿角10斤(截半寸長,浸7日,用淫羊藿1斤,當(dāng)歸4兩,黃蠟2兩,如法熬,去滓成膠,角焙燥成霜,聽用),鹿角膠1斤,鹿角霜半斤,天門冬(去心)4兩,麥門冬(去心)4兩,黃柏(鹽、酒炒褐色)4兩,知母(酒洗,去毛)4兩,虎脛骨(酥炙)4兩,龜版(水浸,刮去浮殼,酥炙)4兩,枸杞子4兩,山藥4兩,肉蓯蓉(酒洗,去浮甲白膜)4兩,茯苓(去皮)4兩,山茱萸(凈肉)4兩,破故紙(炒)4兩,生地(酒蒸9次)4兩,當(dāng)歸(酒洗)4兩,菟絲子(酒煮,搗成餅,焙干)6兩,白芍(酒炒)3兩,牛膝(去蘆,酒洗)3兩,杜仲(姜汁炒去絲)3兩,人參(去蘆)3兩,白術(shù)3兩,五味子2兩,酸棗仁(炒)2兩,遠(yuǎn)志(甘草湯浸,去骨)2兩,川椒1兩(去目,焙去汗)。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鹿角膠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精寒陽痿,無子。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空心鹽湯或酒送下。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五《赤水玄珠》卷九引《濟(jì)生》:鹿角膠丸別名

    鹿膠丸

    處方

    鹿角膠5錢,沒藥(另研)3錢,油頭發(fā)灰3錢。

    制法

    上為末,用茅根湯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房室勞傷,小便尿血。

    用法用量

    鹿膠丸(《嵩崖尊生》卷八)。

    摘錄《赤水玄珠》卷九引《濟(jì)生》《圣濟(jì)總錄》卷六十八:鹿角膠丸處方

    鹿角膠(炙令燥)1兩,黃柏(去粗皮)1兩。

    制法

    上為末,入杏仁49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研細(xì)拌勻,煉蜜為丸,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

    吐血。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含化咽津。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十八《圣惠》卷三十:鹿角膠丸處方

    鹿角膠1兩半(搗碎,炒令黃燥),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干姜半兩(炮裂,銼),桂心1兩,杜仲1兩(去粗皮,炙微黃,銼),山茱萸1兩,菟絲子1兩(酒浸3日,曬干,別搗為末),熟干地黃1兩,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五味子1兩,巴戟1兩,牛膝1兩(去苗)。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虛勞腰腳疼痛,不可行步。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三十《證治匯補(bǔ)》卷八:鹿角膠丸處方

    鹿角膠、熟地、發(fā)灰。

    制法

    上為末,茅根汁為丸。

    功能主治

    溺血。

    用法用量

    鹽湯送下。

    各家論述

    《醫(yī)略六書》:鹿角膠補(bǔ)精血以壯腎陽;熟地黃補(bǔ)腎水以養(yǎng)真陰;血余灰止血溢,生新血也。膠丸,淡鹽湯下,使陽旺陰充,則陰陽既濟(jì),而血自歸經(jīng),何患溺血久不止哉。此溫腎止血之劑,為陽虛溺血久不止之專方。

    摘錄《證治匯補(bǔ)》卷八《圣惠》卷二十六:鹿角膠丸處方

    鹿角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補(bǔ)骨脂1兩(微炒),石斛1兩(去根,銼),熟干地黃1兩,薯蕷1兩,人參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菟絲子1兩(酒浸1宿,曬干,別搗為末),白茯苓1兩,杜仲1兩(去粗皮,炙令微黃,銼),柏子仁1兩,山茱萸1兩,酸棗仁1兩,虎脛骨1兩(涂酥炙令黃),牛膝1兩(去苗),五味子1兩,巴戟1兩,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骨極。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服。

    摘錄《圣惠》卷二十六《楊氏家藏方》卷九:鹿角膠丸處方

    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切,焙),牛膝2兩(酒浸1宿),菟絲子(湯浸去浮,別用酒浸取軟)2兩,附子(炮,去皮臍)2兩,桑寄生2兩,覆盆子2兩,熟干地黃(洗,焙)2兩,山藥2兩,五味子2兩,山茱萸2兩,白蒺藜(炒)2兩,當(dāng)歸(洗,焙)2兩,肉桂(去粗皮)2兩,川萆薢4兩,破故紙2兩半(炒),柏子仁2兩,茴香2兩半(炒),鹿角膠2兩(蚌粉炒焦),茯神(去木)2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補(bǔ)養(yǎng)元陽,滋營氣血,駐顏美食。主真元虛弱,下元冷憊,臍腹疼痛,夜多小便,腰腳無力,肢體倦怠,怔忪恍惚,頭昏目運(yùn),面色黧黑,耳內(nèi)蟬鳴,飲食減少;婦人諸虛不足,一切冷病,久娠不成,發(fā)落面黑。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食前溫酒或鹽湯送下;婦人溫醋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九
更多中藥材
  • 《袖珍》卷一:不二散處方人言1兩(為末),飛面4兩(與人言用水和軟餅,鍋內(nèi)焙干為末),白扁豆末2兩,細(xì)茶末2兩。制法上同和勻。功能主治瘧疾。用法用量每服小半錢,已前半日,用溫茶調(diào)下,再用水蕩下。注意忌酒、面、魚等。摘錄《袖珍》卷一《外科方外......
  • 《經(jīng)驗秘方》卷下:不二膏處方金石斛16兩(去根,洗,切片),乳香4兩8錢(去油),真川貝16兩(去心,研),沒藥4兩8錢(去油),明天麻6兩8錢(洗,切片),甘草6兩4錢(洗,切片),巴豆肉5兩4錢(去油,研)。制法上用大麻油12斤,浸藥數(shù)......
  • 《青囊秘傳》:不二飲處方西丁1錢,靛花5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結(jié)毒咽爛。用法用量涼水調(diào)服。摘錄《青囊秘傳》《古今醫(yī)鑒》卷五:不二飲處方常山2錢,檳榔(雌1錢,雄1錢,尖銳者為雄,平禿者為雌),知母1錢5分,貝母1錢5分。制法上銼1劑。功能......
  • 處方綠柳樹根皮、川椒等分(炒燥,取凈末4兩),枯礬1兩,全蝎5只(焙)。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血風(fēng)癬蟲,坐板疥癩諸瘡。用法用量豬板油調(diào)搽。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處方黃丹1兩,百草霜3兩。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久瘧。用法用量新汲水五更服,用水不多。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