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井底泥

    《中藥大辭典》:井底泥拼音注音Jǐnɡ Dǐ Ní別名

    井底沙(《證類本草》)

    出處

    《本草經(jīng)集注》

    來源

    為淤積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

    性味

    寒。

    ①《證類本草》:"至冷。"

    ②《本草經(jīng)疏》:"味甘而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妊娠熱病,胎動(dòng)不安;頭風(fēng)熱窟,天泡瘡,熱癤。

    ①《證類本草》:"主治湯火燒瘡。"

    ②《品匯精要》:"主天泡瘡。"

    ③《綱目》:"療妊娠熱病,取敷心下及丹田,可護(hù)胎氣。"

    ④《東醫(yī)寶鑒》:"治蝎螫。"

    用法用量

    外用:涂敷。

    復(fù)方

    ①治妊娠得時(shí)疫病,令胎不傷:井底泥敷心下。(《肘后方》)

    ②治頭風(fēng)熱痛:井底泥和大黃、芒硝末敷之。(《千金方》)

    ③治小兒熱癤:井底泥敷其四圍。(《談野翁試驗(yàn)方》)

    ④治蝎毒:井底泥涂之,溫則易。(《千金方》)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井底泥拼音注音Jǐnɡ Dǐ Ní別名

    井底沙

    英文名black silt in a wall出處

    出自《本草經(jīng)集注》

    來源

    藥材基源:為淤積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歸經(jīng)

    心;肝經(jīng)

    性味

    淡;甘;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安胎。主妊娠熱??;胎動(dòng)不安;頭風(fēng)熱痛;天泡瘡;熱癤;燙火燒傷

    用法用量

    外用:涂敷。

    復(fù)方

    1.治妊娠得時(shí)疫病,令胎不傷:井底泥敷心下。(《肘后方》)2.治頭風(fēng)熱痛:井底泥和大黃、芒硝末敷之。(《千金方》)3.治蝎毒:井底泥涂之,溫則易(《千金方》)

    各家論述

    1.《證類本草》:主治湯火燒瘡。

    2.《品匯精要》:主天泡瘡。

    3.《綱目》:療妊娠熱病,取敷心下及丹田,可護(hù)胎氣。

    4.《東醫(yī)寶鑒》:治蝎螫。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半楓荷根拼音注音Bàn Fēnɡ Hé Gēn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梧桐科植物翻白葉樹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砂質(zhì)土山坡、平原、丘陵地疏林或密林中。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tái)灣。產(chǎn)廣東、廣西。原形態(tài)翻白葉樹,......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柱花別名出泡草、白泡草來源爵床科半柱花Hemigraphis procumb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廣西。性味微辛,涼。功能主治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痢疾:全草3~5錢,水煎服。跌打腫痛:......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蒴苣苔別名山白菜、天目降龍草來源苦苣苔科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 Clarke,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陜西、甘肅、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治濕熱黃疸。用法用......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Shān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條葉樓梯草帶根莖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Elatostema sublineare W.T.Wang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邊旗拼音注音Bàn Biān Qí?jiǎng)e名半邊蕨、單片鋸、半邊牙、半邊梳、半邊風(fēng)藥來源為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半邊旗Pteris semipinnata L.,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性味苦、辛,涼。功能主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