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救軍糧葉

    《中藥大辭典》:救軍糧葉拼音注音Jiù Jūn Liánɡ Yè出處

    《滇南本草》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火棘。

    原形態(tài)

    形態(tài)詳"赤陽子"條。

    功能主治

    ①《滇南本草》:"治暴發(fā)火眼,救軍糧葉搗爛敷眼皮上。"

    ②《分類草藥性》:"涂痘毒。"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救軍糧葉拼音注音Jiù Jūn Liánɡ Yè別名

    紅子葉、火把果葉

    英文名leaf of Fortune Firethorn.出處

    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薔薇科植物火棘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Li[Photinia fortuneana Maxim.;Pyracantha crenato-serrata(Hance)Rehd.]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鮮用,隨采隨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2800m的山地、丘陵陽坡灌叢、草地及河溝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陜西、江蘇、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廣西、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火棘 常綠灌木,高達(dá)3m。側(cè)枝短,先端成刺狀,嫩枝外被銹色短柔毛,老枝無毛。葉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柄短,無毛或嫩時有柔毛;葉片倒卵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1.5-6cm,寬0.5-2cm,先端圓鈍或微凹,有時具短尖頭,基部楔形,不延連于葉柄,邊緣有鋸齒,近基部全緣?;▋尚?,集生復(fù)傘房花序;葉柄長約1cm;萼筒種狀;萼片5,三角形,先端鈍;花瓣近圓形,白色;雄蕊20,花藥黃色,花柱5,離生,子房上部密生白色柔毛。果實(shí)近球形,直徑約5mm,橘紅或深紅色。花期3-5月。果期8-11月。

    化學(xué)成分

    葉含蕓香甙(rutin),芒花甙(miscanthoside),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和槲皮素(quercetin)。

    歸經(jīng)

    肝經(jīng)

    性味

    微苦;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血。主瘡瘍腫痛,目赤,痢疾,便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治暴發(fā)火眼,救軍糧葉搗爛敷眼皮上。

    2.《分類草藥性》:涂痘毒。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áo Xiān Dānɡ Guī別名土當(dāng)歸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朝鮮當(dāng)歸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gelica gigas NakaiRadix Angelicae Gigatis采收和儲藏:未開花前及科后枯萎時采挖,洗......
  • 拼音注音Cháo Xiān Lái Mù Zhī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朝鮮梾木的枝、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wida coreana (Wanger.)Sojak[Cornus coreana Wanger.]采收和儲藏:春、夏、秋......
  • 拼音注音Chái Hòu Pò別名土厚樸來源藥材基源:為木蘭科植物四川木蓮的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nglietia szechuanica Hu.采收和儲藏:夏季剝?nèi)淦?,晾干或炕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300-2000m的......
  • 《全國中草藥匯編》:柴桂別名臭馬桂、三條筋、桂皮香來源樟科樟屬植物川桂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以樹皮入藥。立春至處暑期均可采剝,以夏初最宜。炮制選樹干徑達(dá)15厘米以上的桂樹(過嫩則質(zhì)量差,不宜砍伐),將樹干鋸成......
  • 《中國藥典》:柴胡拼音注音Chái Hú英文名RADIX BUPLEURI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