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鐮葉馬藺根

    拼音注音Lián Yè Mǎ Lìn Gēn來源

    藥材基源:為鳶尾科植物膜苞鳶尾的根莖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ris scariosa Willd.ex Link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洗凈,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石質山坡向陽處或溝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新疆。

    原形態(tài)

    膜苞鳶尾 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疏被老葉殘留毛發(fā)狀的纖維。根莖粗壯、肥厚,棕黃色;須根黃白色,分枝少。葉劍形或鐮刀形彎曲,長10-18cm,寬1-1.8cm,先端短漸尖,基部黃白色鞘狀,中部較寬?;ㄇo長約10cm,無莖生葉;苞片3枚,膜質,邊緣紅紫色,內含有2朵花;花藍紫色,直徑達6cm;花梗甚短;花被管上部擴大成喇叭形,外花被裂片倒卵形,中脈上具有黃色須毛狀的附屬物,內花被裂片倒被針形,直立;雄蕊3;花枝分枝淡紫色,先端裂片狹三角形,子房紡錘形。蒴果長5-7.5cm,直徑達3cm,先端無明顯的喙,但略膨大成環(huán)狀,6條肋突出,成熟時室背開裂。花期4-5月,果期6-7月。

    歸經

    肺經

    性味

    微苦;微甘;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咽。主咽喉腫痛;音啞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背葉拼音注音Bái Bèi Yè別名野桐、葉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樸樹、白帽頂來源為大戟科野桐屬植物白背葉Mallotus apelta (Lour.) Muell.-Arg.以根及葉入藥。根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
  • 《中藥大辭典》:白背葉根拼音注音Bái Bèi Yè Gēn別名白膜根、白樸根(《嶺南草藥志》),野桐根(《閩南民間草藥》)。出處《嶺南草藥志》來源為大戟種植物白楸的根。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白背葉“條?;瘜W成分含酚類、氨基酸、鞣質、糖類。性味......
  • 拼音注音Bái Bèi Yè別名三條筋、三根筋、香葉、糯葉(《貴州草藥》),湄潭臺烏(《貴州藥植目錄》)。出處《貴州草藥》來源為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的根和葉。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山間灌木林中。分布四川、云南、貴州、廣西等地。原形態(tài)喬木或灌木......
  • 拼音注音Bái Bèi Xiǎo Bào Chūn來源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白背小報春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rimula hypoleuca Hand.-Mazz.[P.forbesii Franch.subsp.hypoleuc......
  • 拼音注音Bái Bèi Yánɡ出處《廣西植物名錄》來源為楊柳科植物銀白楊的葉。春、夏季采收。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分布東北、華北、西北以及廣西等地。原形態(tài)喬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絨毛;冬芽圓錐形,有白色絨毛,或僅邊緣有細柔毛。單葉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