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鐮羽貫眾

    拼音注音Lián Yǔ Guàn Zhònɡ別名

    巴蘭貫眾

    英文名Falxleaf Holly Fern出處

    始載于《海南植物志》。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鐮羽貫眾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yrtomium balansae (Christ)C.Chr.[Polypodium balansae Christ]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及葉,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1600m的山谷溪溝邊或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海南、廣西、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植株高30-70cm。根莖斜升或直立,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披針形鱗片。葉簇生,厚紙質(zhì);葉柄長(zhǎng)15-45cm,禾稈色,連同葉軸被棕色披針形鱗片葉片披針形,長(zhǎng)25-50cm,寬10-15cm,一回羽狀;羽片10-20對(duì),斜卵形,略斜向上,近無(wú)柄,中部以下羽片鐮狀披針形,長(zhǎng)5-8cm,寬1.5-2.5cm,先端漸尖,基部上側(cè)呈三角狀耳形,下側(cè)楔形,邊緣略具細(xì)齒或中部以上有疏尖齒,上面光滑,下面疏被纖維狀小鱗片;葉脈網(wǎng)狀,中脈兩側(cè)各有網(wǎng)眼2行,每網(wǎng)眼有內(nèi)藏小脈1-2條。孢子囊群圓形,背生于內(nèi)藏小脈中部或上部;囊群蓋圓盾形,全緣。

    歸經(jīng)

    入肺、大腸經(jīng)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驅(qū)蟲。主流行性感冒;腸寄生蟲病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海南植物志》:用于流行性感冒、腸寄生蟲。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出處《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來(lái)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莖。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內(nèi)服:燉肉或煎湯,鮮者1~4兩。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英文名rhizome ......
  • 《中藥大辭典》:慈竹氣筍拼音注音Cí Zhú Qì Sǔn別名陰慈竹筍子、陰筍子(《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出處《草木便方》來(lái)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筍,曬干。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微甘,無(wú)毒......
  • 拼音注音Cí Zhú Lì別名慈竹油。來(lái)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莖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Sinocalmus affinis(Rendle......
  • 《中藥大辭典》:慈竹筍拼音注音Cí Zhú Sǔn出處《分類草藥性》來(lái)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功能主治①《分類草藥性》:“燒灰研細(xì),搽小兒肥瘡?!阿凇吨貞c草藥》:“調(diào)氣,治脫肛,疝氣。“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或燉團(tuán)魚吃。外用:燒存性調(diào)敷。摘錄《......
  • 《中藥大辭典》:慈竹籜拼音注音Cí Zhú Tuò別名慈竹筍殼(《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出處《綱目》來(lái)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籜。功能主治①《綱目》:“治小兒頭身惡瘡,燒散和油涂之,或入輕粉少許。“②《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吐血。“③《四川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