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龍爪豆

    拼音注音Lónɡ Zhuǎ Dòu別名

    虎爪豆、貓爪豆、龍爪黎豆、狗爪豆

    來源

    豆科龍爪豆Stizolobium cochinchinense (Lour.) Tanget Wang,以種子入藥。

    生境分布

    南方各省。

    性味

    甘、苦,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主治腰脊酸痛。

    用法用量

    2~3錢,燉豬腰子吃。

    備注

    種子有毒,蛋經(jīng)水泡處理后可食用,誤服未經(jīng)處理的龍爪豆種子,在30分鐘~24小時可出現(xiàn)中毒癥狀:主要為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胃腸系統(tǒng)的癥狀,如頭昏、頭痛、瞳孔縮小、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等。解救:洗胃、導(dǎo)瀉、輸液,可適量應(yīng)用顛茄類對抗。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降丹拼音注音Bái Jiànɡ Dān來源學(xué)名:Hydrangyrum Chloratum Compositum。由汞與其它藥物加工制成。注意有毒。不供內(nèi)服。功能主治殺蟲。外治癰疽發(fā)背一切疔毒。用法用量2~6厘。備注原......
  • 拼音注音Bái Yǐnɡ Tái Cǎo來源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白穎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ex rigescens(Franch.)V.Krecz.[C.stenophylla Wahlb.var.rigescens Fr......
  • 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別名魚眼木、鵲飯樹來源大戟科白飯樹屬植物白飯樹Fluggea virosa (Roxb. ex Willd.)Baill.[F. microcarpa Bl.],以全株入藥。隨用隨采,多鮮用。性味苦、微澀,涼。......
  • 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Yè出處《生草藥性備要》來源為大戟科植物白飯樹的枝葉。生境分布生于溪旁、路邊、灌木叢中。分布廣西、湖南,貴州,廣東、臺灣等地。原形態(tài)白飯樹(《生草藥性備要》),又名:金柑藤,魚骨菜,白魚眼、魚眼木、白火炭、白......
  • 《中藥大辭典》:白飯樹根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Gēn別名薏米蘊(《嶺南采藥錄》),魚眼報(《南寧市藥物志》)。出處《南寧市藥物志》來源為大戟料植物白飯樹的根,隨時可采,洗凈,切片,曬干。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白飯樹葉“條?;瘜W(xué)成分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