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棉子油

    拼音注音Mián Zǐ Yóu出處

    《綱目》

    來源

    為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種子所榨取之脂肪油

    化學成分

    種子油中含亞油酸(41~45%)、棕櫚酸(20~25%)、油酸(30~35%)、硬脂酸等的甘油酯和植物甾醇,粗制油中含有有毒的棉酚。

    藥理作用

    棉子油喂飼小雞,增加血脂質(zhì)水平之程度較其他植物油(如玉米油、葵花油等)為高;可能系其中含環(huán)丙烯型脂肪酸,此種脂肪酸能增加小雞的血清膽甾醇水平、主動脈的粥樣硬化,并促進膽汁的排出,而肝中膽甾醇含量反較低,故可能是促進膽甾醇自肝中移至血液及膽汁中。棉子油對小鼠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也高于玉米油。棉子油給大鼠灌胃(等量分4天連服)半數(shù)致死量為255±22毫升/公斤,最大耐受量為203毫升/公斤。死后解剖有全身性的毛細血管靜脈郁血、紅細胞崩解、毛細血管出血、失水、內(nèi)臟失重、胃部的大細胞浸潤性潰瘍、腎小管及骨胳肌的變性。在慢性毒性試驗中,給犬靜脈注射棉子油的混懸劑6或9克/公斤,可使其分別死于第15及第5天,而同等劑量的豆油則并無傷害。其毒性參見"棉花根"條。

    性味

    《綱目》:"辛,熱,微毒。"

    功能主治

    《綱目》:"治惡瘡,疥癬(外搽)。"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八角楓花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Huā別名牛尾巴花(《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八角楓根“條。6月采。功能主治《四川中藥志》:“治頭風痛及胸腹脹滿。研末......
  • 《中國藥典》:八角茴香拼音注音Bā Jiǎo Huí Xiānɡ英文名FRUCTUS ANISI STELLATI來源本品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 f. 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冬二季果實由綠變黃時采摘,置沸......
  • 《全國中草藥匯編》:八角蓮拼音注音Bā Jiǎo Lián別名一把傘、六角蓮、獨葉一枝花、獨腳蓮[江西]、一碗水[陜西]、八角七、八角兵盤七、鬼臼來源為小檗科八角蓮屬植物八角蓮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
  • 拼音注音Bā Jiǎo Lián Yè別名鬼臼葉英文名leaf of Common Dysosma出處出自《本草綱目》來源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八角蓮、六角蓮和川八角蓮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Dysosma versipellis(H......
  • 拼音注音Bā Jiǎo Jīn Pán別名手樹、金剛纂英文名Japanese Fatsia出處始載于《臺灣藥用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八角金盤的葉或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atsia japonica (Thunb.) De......